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66章 最快的和谈(2/3)

子民的信任。

复兴十一年五月,奥斯曼内部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政变,大贵族联手囚禁了柯塞姆苏丹。

铲除了柯塞姆的诸多权贵佞臣,几天的时间中国都拜占庭的柯塞姆势力被清扫一空。

年少的穆拉德四世得以亲政,不过权力还会集中在大贵族手中,一时间他的才华还难以施展。

奥斯曼派出使团请求与大华停战,希望通过和谈的方式解决争端,大华这边也暂停了对奥斯曼的推进。

大华使团和奥斯曼使团经过一个月的谈判,于复兴十一年六月快速签订了《黑海协定》。

黑海协定明确规定,奥斯曼帝国承认大华对克里木汗国的统治权,同样也承认厄罗斯和阿斯特拉罕在高加索以北及第聂伯河流域的权益,奥斯曼帝国将撤出上述区域,并绝对不会对其再次侵犯。

同时协议还规定了双方的疆域边界,在大华的强势压力下,奥斯曼同意划分东西部的边界。

东部以小高加索山为界,奥斯曼因为头疼亚美人的反抗,将亚美一些地区也划给了大华。

让其直接与萨菲接壤,多一个对手,说不定也能够为他们奥斯曼多分担一些压力。

至于西部,则是以锡雷特河为界,东部直达多瑙河入海口,北部交给大华管理。

其中特别标注,当地的人口若是返回奥斯曼统治区域,大华不得对其进行阻拦。

这一点大华的使者磕巴没打就同意了,大华要的是土地,人口他们随时可以自己迁移,还方便管理。

领土协议的签订,对于奥斯曼来说,几乎是丢失了所有黑海北部地区的权益,甚至还丢掉东欧的不少权益。

不过对于奥斯曼来说,完全不至于伤筋动骨,甚至还为他们卸下了一个大包袱,要知道东欧诸多效果是很难管的,他们只能派遣大量的兵力进行强力压制,才不至于让这些地方反叛,闹得整个帝国都不安宁。

至于东部,山里面那些民族没一个好相与的,从开始到现在就没少过造反和抗争。

再加上萨菲波斯的挑衅,他们的东部疆域压力巨大,给了大华没什么心疼的。

同时这个协定也规定了大华在黑海地区的权益,与奥斯曼共享黑海疆域,大华舰船,包括所属的阿斯特拉罕与厄罗斯的船舶都可以在黑海自由航行,紧急时刻可以无条件停靠在奥斯曼帝国沿海的港口。

大华将会在两年内组建黑海舰队,黑海舰队日常的在黑海的巡视,奥斯曼不得干扰。

若是需要出地中海作战,奥斯曼需要无条件在拜占庭海峡等地予以放行。

大华的商船进出拜占庭海峡,需要奥斯曼帝国给予方便和保护。

作为回报,大华商船在停泊港口,会交一定数量的泊位费用。

两国开展正常商贸交流,奥斯曼开放包括黑海、地中海、红海、波斯湾一些城市作为贸易城市,大华的商品进入这些城市将享受税赋优惠待遇,相应的大华也会在经济上帮助奥斯曼帝国持续发展,双方互惠互利、共荣共进。

在其他方面,大华希望全方位的开展后续的多层面合作,不过详细细节双方可以后期继续进行磋商。

黑海协议的签订,双方终于结束了对峙状态,大华的疆域终于控制到当初蒙古帝国所能控制的最西部。

多瑙河,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多么优雅富饶的土地,这里之后将会成为大华进军西大陆的前锋站。

郑毅对于和奥斯曼的战争也秉持无所谓的态度,如今大华疆域广阔,重心这几年会放在经济建设上。

唯一可惜的就是,奥斯曼不同意将西纳半岛出售或者出租给大华。

其实也可以想的通,西纳半岛没了,奥斯曼对北非的统治力将会大大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