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85章 与谁共天下(2/3)

禀皇上,臣以为可行!但此事却极为不易操作,倒不如做好两手准备!”

“嗯!卿可以说一下两手准备是什么?”

“调兵尽快平定河南叛乱,将大华拦截在黄河以北,再进行和谈!”

“哦?那朕的北直隶和山西怎么办?难道就要丢给大华不成?”

“这臣考虑有失妥当!有失妥当!”

黄立极赶紧躬身退到后面不敢抬头了。

“兵部,你们怎么说?”

当前的兵部,与历史上稍有不同。

那位什么都不懂的崔成秀没有上位。

接替孙承宗担任兵部尚书的则是老臣袁可立。

这位老先生的在明史上评价很高,被称为有明一朝十大清官能吏之一。

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在军事布局上,就连孙承宗也需要恭敬称一声老大人。

“皇上,九边军队十几万人都被堵在北方,他们是我大明战斗力最强的一部。如今山海关与大同相继叛乱,恐怕宣府、昌平等地也不会太久了。咱们从京城派出的援军如今都被乱民堵在河南,大华又可以随时切断我等的漕运,再次派出援军恐怕也难!”袁可立极为客观的陈述着事实。

“那难道就看着整个北直隶沦入大华之手?”

“陛下,当前我国库无粮,恐怕支撑大军作战!”

户部尚书候恂立刻哭丧着脸喊道。

“又没粮,又没钱,你这户部尚书是怎么当的?”

朱由校终于爆发了,拍着桌子就骂了起来。

今日本来觉得有袁可立、孙承宗等人撑着。

肯定能够想出击退大华的办法,但没想到就得了这个效果。

每次说要打仗,户部就张口闭口的没钱没粮,差点没将他气死。

“臣知罪!”候恂赶忙跪在地上求饶。

他也想有钱有粮啊,但他能有什么办法?

如今大明境内,种田的百姓越来越少了。

就算种也是给自家种一些留着吃罢了。

剩下的全都是种棉花、桑树、果树、烟草的。

张居正当初弄得那一条鞭法,可以允许以银代粮。

那些不种粮的全都拿出来银子抵税收,银子也没法当饭吃啊。

这还算好的,银子不能吃但能够买吃的,反正大华每年运来大批的米粮。

但最糟心的是银子不够,买的那点粮食,仅仅只是够日常发个俸禄而已。

真正那些种田大户,不停地兼并土地的士绅,他们是不需要缴纳赋税的。

这就是将全国十分之八的土地一下给刨除在外。

靠那些苦哈哈们,收的那点粮食能够谁吃呢?

前几年打洞乌,耗费的钱粮差点拖垮大明朝。

还因此换了两个户部尚书。

这又要去打仗,他户部根本支撑不了。

“知罪!你们就会说知罪!大明江山沦陷半数,竟然还跟朕说知罪!你们是有罪,你们都该死,除了互相攻讦夺权之外,你们还能有什么用?”朱由校愤怒的拍着桌子站起来骂道。

六部和阁臣几乎全都低下头,谁也不敢招惹暴怒的朱由校。

“一个个的都不思报国,反而琢磨着争权夺利,你是阉党,你是楚党,你是东林!”

朱由校气呼呼的走出御案。走到六部尚书前面愤怒的骂道。

“结党营私、尸位素餐,将朕当做睁眼瞎,全都趴在我朱家的江山和百姓身上吸血!候恂,你不是说没有钱吗?那好,朕教你一个办法,就从金陵城开始,将那些家财十万贯以上的门第抄掉,朕就不信没有钱!没粮是吧,那些家中有万亩以上良田的,你们上门挨个去收税,敢不交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