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章 糜竺资敌 左丰来信(2/3)

经诸多位面、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冲击的杨敛。

用杨敛的话来说,此时的张宁连当键盘侠的资格都没有,充其量只能是个杠子头,远远达不到杠精的地步。

每次抬杠,均以张宁失败而告终。但杨敛又不是无理取闹,话中偏偏还有很大的道理,使得张宁又气又急,但对杨敛没有丝毫办法。

而杨敛又喜欢张宁这种你看我不顺眼却对我无可奈何的样子。

糜竺走后,杨敛便开始招兵买马进行大练兵。什么都是假的,唯有武力是真的,杨敛坐拥北海、东莱二郡,总不能一有敌军来犯,自己这位北海、东莱二郡的扛把子扛着大刀上吧?

还得是靠士卒,待招够士卒,进行完基础的训练后,杨敛便准备传授他们武道功法,让他们根本自身的贡献和军功兑换武道功法。

这一切的前提是对杨敛忠心和能够读书认字,这也是杨敛让糜竺给自己找来三千名能够读书识字之人的原因,杨敛让这些人当夫子,教自己手下识字。

杨敛记得三国时期著名的东吴大将太史慈就是出身东莱,连忙派人去打探,结果却发现人家东莱太史慈早就带着母亲逃跑了。

「草!」杨敛不由得郁闷了,开始打开笔记本电脑查找太史慈的生平,待发现太史慈原来是出身寒门,便明白太史慈看不上黄巾的原因。

寒门不是贫民阶层,而是势力较低的世家,也称庶族;而杨敛或者说黄巾走的是打击士族门阀、分田分产那一套,太史慈自然是天然地站在黄巾的对立面上,太史慈看不上黄巾也是可以理解。

待杨敛看到太史慈临终遗言:「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以升于天子阶堂;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杨敛更能明白,人家的志向根本就是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太史慈看不上黄巾才正常,如果前来投奔黄巾说不得是来玩无间道来了。

杨敛随后开始查找赵云等出身贫寒的名将,发现这些人都是寒门庶族出身,根本不是贫寒阶层,都天然地站立在杨敛的对立面上。

想想也是,要想练就一身本领,最起码你得吃饱,营养得跟得上。营养要想跟得上,肉食必然少不了。在这个时代,贫寒阶层别说吃饱了,连有口吃的、活下去都是问题,哪里有钱吃肉?

杨敛顿时有股举世皆敌的感觉,自此,杨敛也彻底熄灭了招纳名将的()心思。与其招纳那些不知根底的名将,还不如培养自己手下知根知底的名将。

杨敛就不相信,在吃饱喝足、衣食无忧的大前提下,自己坐拥北海、东莱二郡,手下黄巾众数百万之巨,还培养不出一些绝世将领来。

杨敛直接复制天龙八部世界炼兵那一套,只不过将效忠对象改成了自己,尽可能地削弱张角对他们的影响。

人,总是善变的,不同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先前,众人活不下去时,只会依靠也只能依靠大良贤师张角活下去,但是,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的想法就会,再加上杨敛有意无意地引导,众人开始淡化大良贤师张角的存在。

人是个矛盾的综合体,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位置,都有不同的想法。好在,现在杨敛治下能做到了自给自足,但有汉室这个强大的敌人在外虎视眈眈,杨敛治下的人心还是很齐的。

当然,这也跟众人不久前挨饿的经历有关,那种滋味相信他们一辈子也忘不掉,或许只有下一代、下下一代思想会有改观,现在他们的想法就是活下去,吃饱喝足地活下去。

这一切都离不开杨敛,所以,黄巾众对杨敛的任何命令都会不打折扣地听从。

杨敛一招兵买马,治下所有青壮踊跃报名,报名当兵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税收再减免一成,而且进入军中还管吃管住管穿,看似少了一个壮劳力,但获得的隐形福利却是不少。

杨敛采取的军事管理制度是后世蒙古千户制和满州八旗制的结合,简称千户制,非常异于管理,大良贤师张角设定的三十六渠帅制跟杨敛采用的千户制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大字不识一个的士卒来说,越是简洁明了的管理方式,越是有效。quai.c0m

杨敛基于自身实际情部,成立了两个万人队,便开启了大练兵。糜竺按照杨敛的要求适时送来了铁匠、木匠、工匠以及能识读书识字的人来当夫子,对杨敛来说可谓是锦上添花。

杨敛便让糜竺成为大汉帝国唯一的海盐代理商,至于糖的生意,杨敛也选择了糜竺,不是杨敛不想选择别人,而是可供杨敛选择只有糜竺。

杨敛让糜竺去交州收购甘蔗,并给了糜竺一个制造工艺,可以让糜竺的人在交州当地收购完甘蔗当场制成粗糙滥制的糖块,然后再走水路将糖块送到东莱郡,然后再由杨敛加工制造成精制的雪砂糖。

白糖也是一种战略物资,它能给人体提供必须的热量,糖本身就是高热量食物,在战场上能够快速补充能量,哪怕没有食物,只有糖和水,士卒支撑的时间也比较长。

再就是舔食糖能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夺取世界 我能看穿万物信息 仙宝 来,爸爸教你 末世之黑暗战线 官路多娇 至尊战神在都市 四合院之诸天传说 史上最强内线 福晋有喜之四爷轻点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