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13章活下去其实不容易(1/2)

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只在乎山湖这色也。

打猎没有打到,但是却看到了金州卫周围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景色,虽然此时天气闷热,可整个金州卫却成了一片繁忙的工地。

“相公,今天你似乎不开心?”

“没有,我跟纤纤在一起,怎么可能不开心!”

“你骗不了我!”

杨纤纤道:“相公是担心辽东的建奴?”

刘明遇摇摇头道:“建奴是游牧民族,要打败他们其实不难,想要全歼他们却太难了,他们打不过可以跑,往北跑,往西跑,漠南漠北,广袤之地,可以任由他们驰骋,我们呢?我们却严重依赖补给!”

现在的刘明遇不怕建奴跟他拼命,而是担心建奴逃跑,一旦建奴扔下沈阳不要了,向漠北跑,躲在漠北,那才是麻烦事。

刘家军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发起几十万人马大规模征讨漠北,小规模的人马还有余力,可问题是,一旦大规模征讨漠北,问题是就大了。

消灭建奴以后,刘明遇就没有了用处,接下来,他就要面临整个天下的围攻,以崇祯的脾气,他绝对不会服软,也不会低头。就算刘明遇把天下抢过来,估计也剩不了多少人了。

明朝现在可谓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烂透了,贪腐之风席卷已然渗透到这个老迈的帝国的方方面面,蚕食着帝国的根基,这个帝国所剩下的最后一点执行能力都被用来搜刮民脂民膏了。

但鸡窝有时也会飞出凤凰来,在这个由上到下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暮气和腐臭的官僚体系中,还是有一些愿意为老百姓,为这个国家干一点实事的人,比如说卢象升,又比如说孙承宗,包括现在的大名知府南居益了,也包括袁可立,袁枢。

明朝的官员俸禄是真低,但是大部分官员可不是清官,李东阳是内阁首辅、太子太师,茶陵诗派代表人物、入内阁十八年,可以说已经尊贵到了极点。此外,最重要的是,他的三个儿子都早年夭折,家里人丁很少,应该说养家的负担很轻才对。而且,李东阳并不贪财,只靠工资过日子,他的生活应该也不会很艰难。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李东阳完全没有积蓄,要想过日子,还得通过变卖自己的书画。等到他过世的时候,完全没钱去支撑葬礼的花销,只能通过自己的老同事和门生凑钱来解决,明朝官员就形成了两极分化特别严重,会捞钱的官员,富甲一方,甚至可以说富可敌国,但是穷官,连吃喝拉撒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了问题。

“相公,可是担心那些人的非议?”

“非议,什么非议?”

在刘明遇面前,可真没有人敢大放厥词。

杨纤纤道:“他们说相公办了很多工厂,虽然说办工厂赚钱,可,你这未免是本末倒置了!”

“什么是本?什么是末?”

刘明遇冷冷冷的笑道:“大明倒是没有本末倒置,重农桑,农桑为国之本也,可关键呢?长城防线,如同纸糊的一般,建奴说破就破,国朝减士三百年,可士如何力挽狂澜?如何扶危济困?”

杨纤纤沉默不语,这件事情,她也感觉不妥。

对,不妥,作为官宦世家的子女,她只是感觉不妥,怎么改,如何改,或者需不需要改,她都不太清楚。

“士农工商兵,哪一种不重要?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兵不强!”

刘明遇郑重的道:“这重什么,轻什么,都不对,而是要举头并进!”

杨纤纤低头,不敢直视刘明遇的眼睛。

“我的大炮重量轻,威力大,可以打得建奴狼狈不堪,那大炮发明这么多年,朝廷的火炮为什么威力还是那么弱?因为工匠太穷,他们吃不饱,他们过得连狗都不如,我给工匠们钱,给他们很多钱,发挥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有尊严,有未来,有希望,所以,那种轻便的火炮就出现了,不仅仅如此,我前不久,又奖励了工匠们五万多两银子,他们又制造了一种新炮,威力更大!”

杨纤纤喃喃的道:“相公想学张居正,改变大明吗?”

“改不了!”

刘明同苦笑道:“非进士不得为翰林,非翰林不得入阁,我连秀才的功名都没有中过,这辈子没有可能入阁,像现在担任大宁经略安抚使,其实已经当到头了,如果不是因为建奴未灭,为夫现在也不知道会被调到哪里去。这一仗,建奴不仅没有把朝廷文武百官打醒,反而让他们心中多了一丝侥幸,他们只会变本加利!”

胜利带来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东林党对朝廷的影响,并没有被削弱。

在历史上,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关,这一仗把大明最后一块遮羞布给扯下来了,崇祯也急红眼了,把上任以来,内阁大臣换了一个遍,文武百官,罢免了一大批。利用打击魏忠贤的机会,趁机上来的东林党的众君子们,被直接或间接几乎扫了三分之二。

所以说,后世有人说明朝灭亡在东林党手中,其实有些不确切。因为东林党在崇祯朝除了钱龙锡以外,没有入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被夺身体三年,我在娱乐圈封神 山居修行:本是人间清风客 叛逆 形云剑 天行 一剑苍穹 龙魂至尊 青囊尸衣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剑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