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0章:就是这么简单(2/3)

事?”智瑶心想。

那是明摆着的道理,赵鞅无法让晋国称霸,赵氏就无法携大势逼人,想在国内搞事必然遭到强有力的抵抗;换作是赵鞅重新让晋国称霸成功,各家族面对赵氏首先就心里先虚了,几乎就是个任赵鞅揉捏的下场。

听到韩不信所作所为消息的智瑶很怀疑是故意的。

毕竟,韩氏遭到赵氏的渗透,再不赶紧挣扎的话,可能某一天就被赵氏轻易吞并。

在这种紧迫感之下,韩不信本身就想保存实力,还能够给赵鞅使绊子,两害相较取其轻的丢些名声又算得了什么呢?

远处的“盖与”已经遥遥在望,还能看到城池遭到了围困。

说起来,东山黑狄唯一的一座城池也是采取诸夏的款式,城墙夯土而成,看上去是一种不规则的四方形。

智瑶等人是走“壶口”到晋国中西部,再走少水东岸的路线,去到目前属于魏氏的“阳”再一路向东。

拐了这么大的一个弯,花费的时间却远比走太行山的路线更少,一路上大多处是智氏的地盘,多少也让智瑶完成了视察自家封地的目标。

“你欲效仿楚庄王?”田穰苴见智瑶没有搭话,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问了这么一句话。

智瑶先是略略被吓到。

楚庄王?那可是当时东方唯二的“王”之一。

等智瑶反应过来,说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瑶何须如此。”

其实就是田穰苴看到智瑶对晋国面临的窘境好像不在意,问智氏是不是想让其余贵族看到赵氏的无能,然后智氏再狠狠地爆发一下,挣够晋国内部的人心,再让列国刮目相看。

智瑶的回答够直接,表示自己早就一鸣惊人了。

结果就是田穰苴觉得智瑶的思维跟自己不在同一个频道。他问的是智氏下一次有动作,是不是要搞什么大动作,比如掀翻赵鞅之后,智申成为晋国的“元戎”。

另外,智瑶其实是听懂了,问题是为什么要给还不是自己人的田穰苴解答啊?

他们这一路过来,丝毫的意外都没有发生。

晋国的很多地方还是有范氏和中行氏的人躲藏,其中属于中行氏的那一部分正在归乡。

大乱之下,乱局根本是会持续一段时间,直接体现在各地的荒野变得更加不安全。

智瑶这一支队伍打出了智氏的旗号,半途有不少中行氏的人看到从躲藏的地方前来投奔。

范氏跟赵氏的仇恨感最大,他们看到智氏能打也会犹豫要不要打,才不会像是看到赵氏的队伍那样能打则绝对会发起攻击。

辕门前,程朔带人进行迎接,前往大帐路上告诉智瑶近期的战况。

子路没在是在指挥攻打“盖与”,他们对“盖与”的攻击在六天前展开,当前还处在一种互相试探的阶段。

“山林投奔‘盖与’狄人约在三千余,‘盖与’城内或有近万?”程朔到了大帐对智瑶进行汇报。

东山黑狄本来有多少人口谁都说不清楚,不靠谱的估计约是四五万人?绝大多数是生活在山林区域,一部分生活在西北的平原。

这个是因为东山黑狄的西北部并不安全,除了晋人的威胁之外,还有来自楼烦以及仇由的威胁。

他们修建的“盖与”是一座小城,平时也就生活五六千人?

智瑶带人来到子路处,见到人就指明不是来接手指挥,应该做什么子路接着做,不用多管他们。

东山黑狄筑的城墙高度约在六米左右,并且看上去不是一种直线,有城垛而没有女墙,一看就是学习不到位的模样。

智瑶之前已经得知来到“盖与”的自家军队只有两个“师”的规模,另外一个“师”还在山林里清剿躲藏起来的黑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