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0章:智氏重心东移(2/3)

验证,不得推广。再则……,需建厕,再行教化。”

军队还能指定必须去哪里如厕,他们也会服从管理。

民间的话,用行政命令强调都不一定能使人遵守,到现代都还有一大帮人会去到处大小便呢。

再有一点就是,别看简易厕所建造好像不难,大批量建造动用的人力物力可就不会少了,怎么合理规划又是另一个难题。

“若是此事有益,当行!”智申只在乎能不能多收三五斗,其余都不是事。

智瑶对智申的反应没有什么意外。

无论是在什么年代,粮食都是一种必需品。

只要没有饿肚子的难题,不止是人的身体素质会得到加强,还会让人口出现增涨,进而再让生活质量得到上升。

说白了就是温饱思婬欲,没有吃饭的难题,家里能有余粮,人们很清楚增加人口等于增加可用劳动力。

不用为吃饭担忧,人们也会开始懂脑筋去研究娱乐项目,为的就是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一个家庭多生几个孩子,对于家庭来说是增涨劳动力,对国家的作用就更多了,包括增加兵源。

他们来到了正在兴建水利的区域,看到了大批的劳动人员,里面有属民,更多的是奴隶。

来自家主的亲自视察,为的就是展现家族的重视力度,别看一圈视察下来像是在走形式,对在干活的人激励也不是一般的有效果。

“因何,楚人为奴,郑人为黎庶?”智申尽管通过了智瑶的操作,疑问却是一点不少。

智瑶答道:“楚国乃是强国,我家难以驯服;郑国或亦是强国,郑人少有骄傲,居于斯生于斯,可也。”

郑国的综合实力还行,尤其是军队的战斗力比起晋国或楚国可能不足,对上其他国家就会显得很强了。

不止郑国是那样,齐国也是。

长久以来齐国打不过晋国,但是他们能将鲁国摁在地上打。

因此,哪个国家强不强是要分档次的,看看到底是跟谁打,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

智瑶又说道:“如楚国来赎,三换其一可也。”

在智瑶看来,楚国肯定会尝试赎回战俘,智氏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到时候不以财帛定论,要求楚国拿人来换回被俘的士兵,想必楚国会愿意的。

如果楚国愿意拿牛羊来换人也行。正好智氏新近得到了一大片无人区,一时半会无法改造成为农业区,经营牧业也是可以的。

那一片旷野以前属于长狄,他们在晋国与齐国的交锋中成为牺牲品,大量的土地被智氏和赵氏给瓜分了。这就是所谓的两个人争吵,然后把旁观的第三人给揍了。

智申最有兴趣的是农业,以至于被智瑶带着去看各种作坊之后,重新投入到农业的视察当中。

不怪智申,他真的看不懂各种炉子,看到在洗煤更是觉得多此一举,有心提一提智瑶要将精力放在老智家的传统事业……,也就是纺织,话到嘴边自己又给吞了回去。

智氏跟中行氏再次合流,再有齐国连续遭到打击,中原这边纺织相关的市场份额超过七成被智氏给占了。

因为范氏的境况,赵氏和魏氏先后抢占陶器市场,恰恰这样让魏氏跟赵氏成了竞争关系。

智瑶很少将精力放在纺织业,主要是家族里懂纺织的人太多,懂其它行业的人却是太少。

“我也不是完全没有关注,不是在让研究新的纺车了吗?只是真的不懂,连相关概念都很少,没有胡乱干涉而已。”智瑶知道智申的欲言又止是因为什么,心里很无奈地想着。

有时候智瑶真的想很直接地告诉智申一些事情,比如赵氏、魏氏和韩氏都是搞军事相关,荀氏和范氏却是搞民生,才有了赵氏、魏氏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