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22章 :有灵活道德底线的熊孩子(2/3)

说不定要让有士兵归去的地方一起遭殃。

所以了,下雨天气之下,不必要的情况下根本不会开战,双方老老实实避雨,互相保重身体就是。

有那么一个狠人,他哪怕是下雨天气都不让麾下军队有消停的时间,下令去攻打魏氏在哪里的营寨,或是去劫掠韩氏的某个村落。

那个狠人当然是赵毋恤,他的做法是让白翟和楼烦去远的地方执行军令,赵氏所属则是出去逛一圈找个地方避雨或者很快返回营地烤火。

因为赵毋恤连韩氏的村庄都打的关系,白翟和楼烦抢的东西不少,神奇地对赵毋恤有了崇拜心理,他们还是比较愿意听从赵毋恤指挥的。

大约一个半月之后。

晋国的“大荔”境内,一支支打着智氏旗号的骑兵,他们像是追狗撵鸡一般逮着一支白翟人或楼烦人追杀。

这些智氏骑兵当然是智瑶带着西征的那一批,他们出现在“大荔”的原因是智瑶从渭水南岸撤回晋国,再从“彭戏氏”的某处渡河来到渭水北岸。

智瑶统率的主力在“新楚”附近休整,骑兵则是被派出去清理大股小股的白翟人或是楼烦人。

对于智瑶率军突然出现,韩氏的韩康先是吓得脸色发白,得知智氏和钟氏先击败楚军,受于汛期影响无法在西面渡过渭水才回转,并不知道“高陵”那边的战况,确认不是战败回撤,一下子让韩康重新镇定了下来。

这个韩康是韩庚的叔辈,年纪约五十岁左右。

韩氏最近很苦啊!

他们集结了一个军团西征,靠近秦国的各个城邑以及村落的“士”和“徒”基本都去纳赋,有留下“士”和“徒”也数量极少,遭到赵氏、白翟、楼烦的分散袭击,城邑级别的城池固然安全无忧,村落级别的“邦”则是损失惨重。

这么说吧!这一次之后,韩氏在靠近秦国的封地,村落一下子没了百个以上,遭到杀死、掳走的口众不会少于三万,其余的物资损失以及农田损坏会让韩氏花费起码两年的时间才能补上。

韩氏在“高陵”可是有一个军团的兵力,前些日子还下了长达半个月的雨,有危机也不可能马上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吧?

所以,韩康明知道韩庚那边情况不明,极可能智瑶率军过去能救一命,还是恳求智瑶先帮忙把在韩氏封地内肆虐的敌军赶走。

智瑶本着先解决后路危机的设想,再来就是有逮住赵毋恤的需要,索性也就答应了韩康的请求。这么做还能让韩氏欠下人情,整得了个一举三得。

赵氏、白翟和楼烦欺负韩氏着实是老开心了,对上智氏的骑兵立刻全面拉垮,短暂七八天时间内被消灭了三千多,其余队伍得到消息也在紧急撤退,没有得到消息的人估计是很难走脱了。

因为答应了韩康的关系,一下子又给智瑶手上增加了一个“师”的兵力,其中韩氏两个“旅”,另外三个“旅”是魏氏紧急动员起来支援封地正在遭受袭击的韩氏。

其实说起来,魏氏感到很欣慰。为什么呢?因为只要晋国对西边用兵,屡屡都要被侵袭封地。而这一次可算不是魏氏倒霉,变成了韩氏。

魏氏愿意紧急征召兵力支援韩氏,肯定是不想这边的韩氏彻底失去抵抗能力,导致战场向魏氏的封地转移。

“赵毋恤在‘北征’以西?”智瑶得知消息有点错愕。

中行錡笑着说道:“宗子威武。”

情况是赵毋恤得知智瑶突然出现在“大荔”之后,想都没想立刻向北转进,模样就像极了一只被惊吓到了的猫,好不容易收集起来的小鱼干都不管,炸毛之后直接就一溜烟飞窜了。

为什么中行錡会出现在这里?主要是“智”地离这边非常近,先期将楚军战俘押解回来的晋军,他们把楚军押到“智”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