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25章 :羡慕,但是学不来呀!(2/3)

中的一个,再来就是楚国和吴国了。

像是秦国、郑国、齐国这些第二梯队的国家,他们将数万大军葬送掉,意味着至少三五年内缓不劲起来。

事实也是那样,没有遭到灭国危机为前提,能拿出数万大军征战的国家,数万大军丧尽之后只会默默舔伤口,不会去做出极尽爆发选项。

他们太清楚已经有数万大军葬送掉,再极尽爆发只能爽一波,一旦再败就等于国家彻底没救了。

往后的几天,秦人充分展现出了他们日后为什么能崛起的原因,面临恶劣局面没有立刻垮了精神意志,相反前仆后继想要逆推。

“秦军需有施展空间,我便让出。”

“今日,我使西面屯兵寡之,秦军何敢由西突围?”

“秦军如有突围意图,非南必北。”

“北面我军营盘之地,南面则是大河。”

“我料,今夜必有秦军袭营,各部且听军令以作部署……”

韩庚满心羡慕地看着正在下达一道又一道命令的智瑶,心里承认自己做不到这种事无巨细。

这也是智瑶跟其余人在领兵上面不同的地方,会事先将周边的地势和环境搞清楚,再将可能出现的战况做个预测,随后备下相应的应对方桉。

因为一系列方桉早就做好了的关系,遇到了什么情况之后,智瑶可以根据局势的变动拿出相应的方桉,再做出一些细微的调整,很难因为局势变动一下子拿不出解决方桉,每一次都能非常迅速地做出反应。

智瑶在下达命令。

下面的人一脸认真的听着,不少人甚至有那么点如痴如醉的享受表情。

没办法的事情,兵家还没有出现,大多数人的指挥风格基本上是“我要你去哪里执行这样的命令”的风格,不会多讲一些执行命令时的紧要措施,碰上了什么事还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有些人不喜欢受约束,玩的就是一手临机应变,遭到太多的嘱托反而会觉得束手束脚。这样的人不是有成为名将的潜力,便是刚愎自用到无可救药。…

大多数人还是很愿意主帅多做一些交代,免得碰上了什么事拿不出主意的同时,自己还要承担相应责任。

脑子好的人,他们则是无比希望主帅能多讲一些,好使他们当成营养进行吸收,日后成为自己带兵打仗的经验。

韩固压低声音说道:“无怪智氏宗子屡屡大胜。如此行军作战,怎能不胜。”

谁说不是呢?

只是这种风格真不是谁想学都行,哪怕事先掌握了详细情报,一个指令错误的话,更多的是满盘皆输。

韩庚很早之前就体会过智瑶的带兵风格,不是没有私下学习的心思,真正去试了才知道有多么困难。

相信不止韩庚想模彷,以前的很多小伙伴都想借鉴,真正学得有五六分像的也就魏驹一个人而已。

当夜。

秦军果然偷袭晋军的营寨,他们一开始以为自己的突然袭击很成功,顺利杀进晋军营寨,冲杀营帐时却是发现基本为空。

一系列的不对劲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回馈到指挥官这边,乃至于大家光顾着一直冲没人汇报,需要指挥官自己看到晋军营帐里面没人才明白是个怎么回事。

很现实的事实,没有无线电这玩意,察觉到不对劲需要找到指挥官才能汇报。

而指挥官才不是影视作品里那样冲第一波,他们真的冲第一梯次,谁敢保证指挥官不会战死?一旦指挥官战死,军队谁去指挥?

所以,指挥官哪怕会跟着冲也是在靠后的梯次,甚至根本不会进行冲锋。作为指挥官不去指挥军队,玩亲自冲上去对砍,算什么事嘛!

当然了,不是没有指挥官亲自冲上去对砍的例子,一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