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57章 :好事以及坏消息(2/3)


丝毫没有扯淡的地方,光是邳国和郯国全国的男人几乎被搜 净,鲁国贡献过去的劳动力达到六万,越国贡献了四万多人。

邳国和郯国存在的时间已经挺悠久,他们现在都是吴国的“国中之国”,等于说被吴国给包圆了。

吴国搜罗的五十多万人不止是男性,其中女性占了十来万的样子。

夫差给出了一个期限,八年之内必须挖好运河,同时沿途的四座城池必须修好。

智氏这一次修建水利工程动用的劳动力约二十二万,预计在五年之内挖好主干道的水渠,同时完成对二十三条次级水道的建设。

如果智氏这个水利工程完成的话,根据初步的估算将会增加十一万顷左右的耕田,而这还只是初步增加的耕田,后面还会有相关的增加。

智瑶对于这一项水利工程很重视,要说觉得多么夸张则是未必。

历史上秦国修郑国渠,主干道水渠的长度约三百里,水利工程完成之后为秦国增加了三十六万顷的良田。(说法比较多,这里不一定正确)

智氏目前修建的水利工程,主干道水渠的总长度约是一百二十里,比之齐桓公时期修建的干时、时水等几条水利工程的总合还要长二十里左右,算作是夏、商到姬周三代中总里数最长的水利工程。

智瑶不在修建水利工程的工地,主要是公输氏耗费了四年左右的时间可算把智瑶需要的水力锻锤研究了出来。

水力锻锤?是的,就是水力锻锤。

公输氏没有到智氏之前,智瑶就展开了水力锻锤的相关研究,只是有一个概念,碍于智瑶有其它的事情要做,自然没有那个时间全心全力投入研究。

想要将水力锻锤研究出来,关键的地方在于各种齿轮的实验,一再试验出最为合适的齿轮组合,齿轮组合越是优秀,需要的水流速度就可以不那么湍急。

当然了,承载扇叶的转轮也是需要费心费力研究的部件之一,倒是锻锤这玩意需要投入研究的时间最短。

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从寻找合适的木材,到后面干脆使用金属,又历经了美金与恶金之间的较量,说起来好像挺简单,真正展开研究才知道复杂。

对了,美金指的是青铜,不是刀乐。

知道智瑶为什么一直在拖着没有启动水利工程吗?除了战事不断之外,剩下的缘由就是在等着水力锻锤研究完毕。

在接下来智氏修建水渠的时候,会有专用用于水力锻锤的主干道水渠,等于说“邺”城边上也会修建水渠,只不过是专门提供水力锻锤使用,周边将不会开垦农田。

一旦水力锻锤投入使用,可以想象到智氏又将开启新的时代。

这个开启新时代不是指军工业又迈进了一大步,产量将提升到什么程度,其实代表着智氏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制造出工具来对大自然的伟力进行利用。

水力锻锤有了,开启了一个新的思路,日后是不是会有人想要利用风力?

齿轮的应用会随着水力锻锤的投入使用有足够清晰的认知,那么既然齿轮能够应用在水力锻锤上面,人们发现原来只要将齿轮进行组合就能减少或增加对“力”的利用,会不会对齿轮的使用有更多的思考呢?

等于说,智瑶给有相关兴趣的人打开了一扇门,那些人到底会将门里的知识使用到什么程度,属于一切皆有可能。

其它不说,智瑶在修建“邺”城时就投入了滑轮、吊轮之类的工具,几年过去之后轮盘都被研究了出来,并且开始应用再车弩、床弩和投石车上面。

必须说的是,公输氏对攻城器械的研究在越走越远,不知道这个历史版本会不会还有墨子跟公输班展开的较量?

如果这个历史版本仍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