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36章:寡人有个梦想(2/3)

至于曾子是鲁人?他现在生活在原国境内!

可能是为了表达出诚意,智瑶也不管现在到处冰天雪地,做好了相关的安排就出发。

二十天之后,智瑶出现在一个村庄外围,远远地能看到村子里冉冉升起的炊烟。

当然了,肯定早有人过来排查,尽可能不惊动村人的情况下排除掉一些隐患。

微服出访这种事情,艺术加工的作品看一看就行,千万不要去当真。

一支数量约在三千左右的队伍靠近,村子里的人很快就被惊动,一开始并不清楚来人是谁。

“此乃原国,何人敢犯?便是有胆,何人可进犯此处。诸位无需惊慌。”曾子说话的对象是村民。

他们生活的村子并不在与他国的交界处,距离他国数十里之遥呢。

从那些话能看出一点,不管曾子对原国的感官怎么样,起码十分明白原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强大。

曾子安居之后,时隔一年就开始干教育育人的事情,不止收了村子的人当学子,远近的城邑或村落的人得知这里有人在干有教无类的事业,一样有人过来求学,使得曾子在附近有了比较大的名声,村民也是非常尊重。

村正并不在。

他得知有队伍过来,武装之后带上属僚出动,分三步走,一步就是先搞清楚来人是谁,再来便是随时让属僚去附近城邑求援,随后则是情况不妙立刻带着村民转移躲避。

等待村正重新出现,没有说话嘴唇先抖个不停,话也是讲得断断续续,讲的却是震惊到村民的话。

“国君?”曾子已经看到进入村子的士兵了。

这些士兵一看就是精锐,不止装备精良,一身的精气神更是没得说,乍一看就能看出身上有别于普通军队的气势。

这年头可不讲究什么军民同欢,领导人更没有可能展现亲和。

实际上,哪怕首脑想表现得亲和,普通人压根不敢也不想往前凑,伺候好了不一定有好处,但凡有个意外就是阖家入土。这种事情,收益太小,风险太大,没人是傻瓜,傻瓜也无法靠近。

曾子还是在村庄被控制起来,有人过来询问一些事项,又给安排沐浴和穿衣,才知道自己被召见了。

“师孔居‘黄父’时,寡人与师孔多有见面。”智瑶的说话对象是孔伋,也就是孔子的孙子。

这就让曾子觉得智瑶是个讲究人了。

目前孔子哪怕有名声也是负面居多,最难听的就是“官迷”这个定位。

至于说为什么有负面名声?主要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再来就是拿鲁国典藏室的书籍给自家在教学时使用,一再被嘲讽就会假公济私。

谁骂的孔子?除了权贵,还有谁。

而权贵就是掌握话语权以及能够左右舆论的人,可以想象孔子的名声会怎么样。这些权贵,不少在后面被盯上耻辱柱,以打压孔子最狠的三桓为甚。

轮到曾子面君时,聊的就不是孔子,变成了老子。

现在的老子已经是百多岁的高龄,耽搁了很久的西出,不出意外会在明年成行。

智瑶没有阻止的原因是老子提到那是夙愿,愿意葬身在西土。

话都那么讲了,智瑶除了安排两百多护卫之外,派出史官跟随老子,着实不能再有西出函谷就消声灭迹的故事,人到底怎么没的,一定要记载得清清楚楚外加明明白白。

“我师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曾子对智瑶突然提到‘大一统’先意外,后面则是孔子的论调为主,一点没有提到自己的主张。

智瑶也不着急,从孔子聊到了管夷吾,主要畅谈管夷吾的思想,又以“书同文,车同轨,兵戈同制,度量混一”作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