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25章:五京格局(2/4)

高强,其余竟然都是新生代。

尽管智开一直以来受到宠溺,无条件的溺爱则是没有,恃宠而骄什么的看不见,愣神之后再次行礼,再次转身离去了。

所谓的新生代,一些是老牌贵族的子弟,更多是历次战争中从基层提拔上来的人。

在原国,以百分比来算,高层当然都是老牌贵族,中下层则是立国之战与后续战争中脱颖而出的普通黎庶。

说起来,智瑶培养了不少人,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情况,顶尖的人物没有培养出来一位,他们成了原国各个领域的骨干。

这样其实挺好,以其出现一名风华绝伦的人物,其余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还不如担任某个位置的骨干,不甚出色却能胜任。

能够带领一个国家起飞的一定是少数人,可是想要让国家真正维持强大却不能少了中基层,甚至可以说没有数量庞大却是默默付出的中基层,出现一两位个别优秀的人根本带不飞整个国家。

毕竟,基础都没有打牢的话,怎么起飞呢?

智瑶已经意识到一个问题,他这一代能够做到“一天下”,顶多再把巴国、蜀国、杨越等诸越消灭,其它则是真的没有时间去做了。

如果有比较相近的历史?可以把智瑶看作始皇帝和汉高祖的结合体,做完这一些哪怕还有多余精力,更应该重视的是内部的稳定,真不能心太大继续搞扩张。

现如今,原国可以出动八个军团而不影响到其它事情。

目前,智瑶确实也已经动员了八个军团,三个军团投入到对北上越军的作战,三个军团打算用来消灭宋国,剩下的两个军团用来防备楚国也是预备队。

以一个军团三万七千五百名战斗人员来算,八个军团正好是三十万的整数。

当然,战兵是那个数量,加上辅兵则达到五十五万左右。

原国的总人口约千万,动用五十五万人进行战争,动员率大概是百分之十八。

不要看百分之十八的动员率好像挺高,以春秋战国时代的特性来讲真不算什么。



原版历史上秦国屡屡用四百五十万的总人口动员五六十万军队,没有看见秦国动员一次之后就彻底萎下去,甚至可以说那种兵力的动员率还挺频繁的。

原国这才到哪?不是年年大举用兵,平时动员起来的兵力基本在十万以下。

曾经的晋国年年动员十多万兵力,一样没有看到拉垮下去,反倒硬生生把号称地大物博的楚国给拖垮了。

“太子已出‘中京’罢?”芬嬴特地过来找到智瑶。

春秋战国时期,王后要是想参与政治的话,参与的程度可以很深。

芬嬴算是已经很少参与政治,只有在涉及智开的时候才会。

智瑶头都没抬,说道:“既是太子,怎可不为国效力。”

讲实话,主要是没有多余的操作空间,要不然智瑶都想在智开还小的时候丢出去,放在普通人家去养,或是干脆一点让智开流浪。

没错,学的就是秦国对继承人的教育方式,绝不让继承人在安逸的环境成长,能给予多少磨难就有多少。

那样的教育方式下,继承人或许会恨父母,等待懂事并且接管国家,一定会变成感激。

好多继承人不是傻,他们相反很聪明,奈何接触到的人物和事情都有限,不是太容易被人湖弄,便是因为没有历经过挫折之下,第一次遇到挫折就废了。

秦国是那样,两汉也是,甚至翻阅史书看看历朝历代那些明君的成长轨迹,会发现绝大多数经历过磨难。

不过,没有将春秋战国的君主算进去,诸夏历史上虽然有两百多位皇帝,明君也就那么几个。

芬嬴坐到智瑶边上,低声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