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www/wwwroot/9/www.wokanshu.net/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www/wwwroot/9/www.wokanshu.net/chapter.php on line 3
1101从祀之争(2/4)_隆万盛世_我读书
1101从祀之争(2/4)
甚为不妥。 孝道,也是儒家很重要的一部分,衍圣公当然要做表率。 “原先我并不知道有此事,若真是守孝期间,还真不能下旨传召他到京。” 张居正缓缓开口道。 “是啊,至圣先师祭祀,若是可以有衍圣公后人主持自然是最好的,可惜衍圣公在家丁忧,最近两年怕是难以成行。” 魏广德面无表情开口说道,“陛下那里,怕还要请叔大兄解释一二才好,免得惹陛下不快。” “嗯,此事吾知道该如何做。” 张居正点头说道。 话虽如此,但张居正看着魏广德的表情,心里还是犯着嘀咕,他感觉到魏广德在听到他说起这事儿时,脸上表情可有些不对。 读书人,就算是心学门人,说起至圣先师都应该是一脸钦佩的申请,但是他在魏广德脸上看到的只有淡然。 仿佛说到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家族一般。 魏广德不算读书人? 这显然不可能。 不读四书五经,科举根本无望,因为科举考的就是这个。 只要跟着老师读书,就不可能不拜祭至圣先师,说他是万世之师也并没有过奖。 他的思想,穿越几千年,影响几十上百代人,所以才有了“千秋帝王之师,万世人伦之表”的赞美。 就算反对儒家之人,都不可能否认孔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魏广德对此事的漠视,倒是让张居正产生了别的心思。 说起来好笑,因为此时朝中正有一股暗流在涌动。 而涌动的源头,正是关于孔庙从祀牌位。 孔子是“万世师表”,历朝历代,对于祭祀孔子的孔庙都十分重视。 孔庙的格局,除了孔子本人的牌位、塑像以外,还有“从祀”者的安排。 孔庙供奉的不止孔子一人,除了亚圣孟子、孔子的弟子们之外,后世历朝历代,受到认可的“先贤大儒”,经过皇帝批准,也可以得到“从祀”的地位。 死后,名字写在牌位上,放进孔庙,永远享受香火与祭品。 孔庙从祀,就是读书人毕生荣誉的极致,这意味着他们的学识受到其他人的认可,必定是政界、学界、民间公认的“大师级”人物不可。 而现在,朝中就有关于变动孔庙从祀牌位的要求。 谁有资格入孔庙从祀,往往需要一番争论,斟酌再三,多方博弈。 关键这个人还是一个影响力很大的人,他就是心学王阳明。 王阳明死后,冒出来许许多多王阳明的弟子,天下靠王阳明吃饭的人多了,其实后世,依靠贩卖王阳明故事混口饭吃的依然大有人在。 于是,关于王阳明能否从祀孔庙的问题,表明上来看是关于王阳明在儒学界地位影响的问题,暗地里也变成了事关许多人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王阳明尊贵了,阳明弟子才跟着尊贵,王阳明进入孔庙了,阳明心学才能真正成为“显学”。 起初,孔庙中虽有配享之人,但未成体系。 到了唐朝,在唐太宗的诏令安排下,孔庙的从祀制度,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 原先配享孔庙,得以受祭祀的,只有颜回等孔子的亲传弟子。 而唐太宗把左丘明等二十一人的牌位奉入孔庙,一下子扩大了从祀的范围,也意味着,与孔子一起接受祭祀,不再是其亲传弟子的专利。 凡是对儒家思想有贡献者,死后,都有成为“先贤”、被后世朝拜的资格。 尔后历朝历代,孔庙从祀的名单都有所增补变化。 其中王安石算是比较倒霉的,他曾短暂地获得“配享”资格,在孔庙中地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