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209背锅的(2/3)

,可没办法,到了这里可不就得融入进来,和光同尘。

“况且刘员外是个为客的人,贩夫俗子,教我怎生伴着他.”

台上,角儿卖力的表演,魏广德几个人一边喝茶一边闲聊着。

“不愧是进士编曲儿,词儿,曲儿也好。”

江治是个爱听戏的,当即就笑道。

“进士,嘿嘿”

旁边舒化却是笑了起来。

“汝德何故发笑?”

江治看着舒化,乐呵呵问道。

“近日坊间流传一本章回叫做《金瓶梅传》,据说作者就是位进士。”

舒化笑着解释道。

“那书我听人说过,不是说没有作者名吗?”

蔡国珍在一旁问道。

“你们都看过?”

魏广德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不由得来了兴趣,开口问道。

“随意翻翻,只能说.唉,不好评价。”

舒化答道,“外面也就是传说,是为官员写的,不过我感觉应该是位前辈,通篇看到的都是.”

朱衡皱眉问道,他是这群人里资格最老的,所以对舒化的话很是好奇,笑问道:“为何这么说?”

“嗨,我看那书,感觉那西门庆,怎么看怎么像那个.‘庆儿’。”

舒化压低声音小声答道。

“庆儿?嘶.”

朱衡在朝多年,自然一下子想起是谁,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你再看那姓,西门,西门。”

舒化继续说道。

魏广德点点头,他明白舒化话里什么意思了。

西门对东楼,而严世番小名就是“庆儿”,还是太师蔡京的干儿子,影射意味非常浓。

其实,明朝的时候,《金瓶梅传》就流传甚广,不过这书却没有留下作者名。

至于后世传出作者是兰陵笑笑生,也是因为发现的最早版本的刻本前还附有一篇署名“欣欣子”的序,第一句话就说“窃谓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指明书的作者为“兰陵笑笑生”。

“兰陵”是郡望,“笑笑生”是作者。

所以该序最后一句话是“吾故曰:笑笑生作此传者,盖有所谓也。”

于是,后世认定此书作者,就成了兰陵笑笑生。

几人一阵闲聊,魏广德私下里给舒化递话,“看完了送我府里,我也看看这书写得如何。”

魏广德在后世看过所谓的电影,但书却没看过,所以也有些兴趣。

“好说好说,我叫人抄一本送去就是。”

舒化笑道。

明朝是没有版权意识的,其中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一般作者著书,虽然有版权,但大部分收入就是第一次给书商的那点银子,后面就没有了。

西方按出版数量给稿费,中国古代就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持续到明的发源地,但也是历朝历代都最头痛的大难题。

“我怕让他复出,舜卿会压不住他。”

舜卿,自然指的就是江治,那是他的字。

“有我,我会把他按在河道总督这个位置上,大不了让他挂尚书衔,实在不行就去南京好了。”

魏广德随口说道。

反正大明早就准备了一套班子,掌部尚书,北京有,南京也有,只不过管辖范围小了许多而已,但品级待遇是一样的。

就算潘季驯功劳大,那又如何,给你相匹配的官职,难道还不服气了。

“我没意见。”

终于,朱衡还是点头,同意了让潘季驯复出,总理河道事务。

第二天,魏广德进了内阁处理了半天公务,下午散衙前去首辅值房,直接把他和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