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www/wwwroot/9/www.wokanshu.net/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www/wwwroot/9/www.wokanshu.net/chapter.php on line 3
1005水师抵达(3/4)_隆万盛世_我读书
1005水师抵达(3/4)
清江浦石码头了。 石码头后来又被叫做御码头,因为明清时期皇帝顺运河南下巡视,龙船就会停靠在此因而得名。 此段河道原本是淮河入海口,在弘治年间黄河夺淮入海后,这里就被黄河侵夺,成为黄河的入海口。 正好漕船通过运河抵达淮安,在淮安进入黄河段逆流而上至徐州,然后继续进入大运河向山东行驶,抵达目的地。 所以入海口处设有守御千户所,监视附近海面,发现有不明船队自然要截停检查。 因为不远处就是淮安府,借着运河之利,淮安府早已经成为江北富庶之地。 若是淮安府出了纰漏,可不就震动天下了。 嘉靖年间,倭寇就多次出没淮安府,只不过借着淮安城郭高大,所以倭寇只能肆掠乡野,倒是不敢对拥有高大城墙的府城打主意。 这也造成沿河富户大多在当时急匆匆搬家进了淮安府,躲避倭寇侵扰。 河口处,数门火炮已经严阵以待瞄准了前方的船队,虽然不会造成太大伤害。 而在岸边码头上,已经有明军官兵开始列阵。 小船很快就划到岸边,自有水师的人带着关防上岸与此地明军报备行程。 就在南洋水师船队抵达淮安的时候,消息也终于送到漕运总督衙门。 听到南洋水师到了,王宗沐当即起身,带着京城随着公文一起递来的,兵部给俞大猷的文书就往淮安码头去。 上轿的时候,王宗沐还没忘记让人知会漕运总兵一声,让他尽快把那些上岸休息的漕兵聚拢,随时准备跟着南洋水师出海北上。 等王宗沐抵达石码头,远处明军水师船队也已经出现。 此地码头占地极大,可也不能让这么多战船全部停靠,只能是换着来。 在码头上一条大福船靠岸后,踏板搭上,俞大猷穿着绣着狮子的红色官袍下船。 明朝武将,若不是出征,一般都会选择穿官服在身。 俞大猷和王宗沐见礼,俩人虽然第一次见面,可王宗沐胸前那孔雀补子却是清晰的表明了他的身份。 在淮安府,有资格穿孔雀补子的,也就只有这一位了。 而在他身旁的一个文官,胸前补子则是云雁,自然就是淮安府知府。 见面一阵寒暄后,王宗沐就把俞大猷拉到一旁,从袖中抽出一份公文递到俞大猷面前。 “俞将军,这是兵部前些日子送来的公文,由我转交与你。” 王宗沐把文书递给俞大猷后,就静静站在一边等他观看。 俞大猷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快速打开兵部文书快速看完。 “总督大人。” 俞大猷伸手抱拳道:“不知大人是如何安排的。” “我已经准备了五十万石漕粮,其中漕船装载三十五万石,剩余十五万石由将军的船队携带。 抵达天津后,卸下二十万石漕粮,转运剩余三十万石军粮随将军接上蓟镇兵马就可前往盖州。” 王宗沐把他的打算说了出来,“就是不知道将军的船队,能否装载蓟镇那万人兵马?” “漕船若满载可装多少漕粮?” 俞大猷心中一阵默算后,还是开口问道。 他是知道蓟镇戚继光组建的兵马,大量装备了战车、火炮这些重家伙,没亲眼看到戚继光编练的蓟镇军,他也没把握能不能装完这么多人马和装备。 所以,主意只能在淮安想办法。 这里,可有大量漕运的漕船。 虽然这些漕船并不适合海运,可这次虽说是海运,但真正危险的地方其实就是淮安府到山东一段。 绕过山东就进入渤海,与其说是海,其实和内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