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章 我也有丫鬟了(2/3)

两个月你先在此读书,我让单聘任、卜固修两位先生在旁给你挑选紧要必读的书籍卷史,等年后再到族学中读书。”

贾瑜只好恭领,心中感慨不已,这政老爷虽然有些迂腐古板,但实在是一个济弱扶困的老好人。

同行的贾宝玉听到这里坐不住了,立刻强烈的要求要和贾瑜在一处读书。

贾政要不是亲耳听见,打死他都不相信这句话是从他这个孽子的口中说出来的,甚至掏了掏耳朵,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喝多了酒出现了幻听,再三确认后不禁眼眶湿润,老怀大慰,直呼老天有眼,孽畜浪子回头。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后堂,贾母大为不满,连忙把贾政招了过来,埋怨道不是只给五十两银子就打发了吗?怎么突然就住到府里了?还让他到梦坡斋里读书?

要知道那梦坡斋原是二代荣国公贾代善的书房,去世后便留给贾政,哪是一般人能在里面读书的,连宝玉都没有这种待遇。

贾政见贾母生气,连忙道此事是由他的顶头上司陈侍郎提出来的,瑜哥儿的确是个不同的,又说出宝玉主动提出也要去书房里读书,贾母和王夫大惊失色,贾母连忙喝问贾政是不是用了什么手段逼迫宝玉读书?

贾政只好解释道:“许是瑜哥儿激起来他的向学之心。”说着,还破天的夸了贾宝玉几句,说若论起乖觉聪慧之处,百十个不及他一个,有个人陪着读书是好事,说不定哪天真的可以读出个功成名就来。

又说若宝玉以后安心读书,自己便再也不打骂他了。

见贾政这么说,贾母立刻没有了意见,她最大的烦恼就是她这个小儿子老是趁自己不注意找各种理由打自己的宝玉,若是因为这件事他老子对宝玉的印象大为改观,不再随意打骂,岂不是件天大的喜事?

见贾政如此说,贾母很高兴,还还让琉璃以后去梦坡斋里伺候宝玉读书,王夫人见状也让自己身边的大丫鬟彩云一起去照看。

贾母问贾宝玉怎么好端端的想起来读书了,贾宝玉只是说瑜哥儿是个不同流俗的人,跟他在一起读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旁边伺候的李纨听到后,心中暗想既然老爷和宝二叔都看好那个贾瑜,若是兰儿也能和他们一处读书,岂不是难得的机遇?总好的过整日在屋里闷着。

想到这里,李纨在心底里打定主意,等贾政离开后,李纨才对贾母道:“老祖宗,孙媳求您件事。”

贾母忙道:“都是一家人,说什么求不求的,有什么事尽管说。”

“兰儿现如今整日在家里没事做,孙媳怕他在屋里憋闷,所以恳请允许兰儿也能到老爷书房里和他宝二叔一起读书。”

“读书是好事,谁还能拦着不成,明儿让兰儿去便是了。”

......

贾政给贾瑜安排的院子在前院,不大,只有一间耳房和一间卧房,院子里种着一些花草。

贾瑜回到住处,收拾了父母的灵位,又对隔壁的老人家表达了谢意,留下了五两银子。

荣禧堂里,只剩下贾母和王夫人,还有贴身保姆鸳鸯。

见王夫人不说话,只是捻着佛珠,贾母劝道:“那瑜哥儿不过是沾了宝玉的福气,才能和他作一处读书,宝玉若因此得了他老子喜爱,不似以往那般动辄打骂,我们以后也能轻省一些,退一万步说,那瑜哥儿不过是外来的,陪宝玉读两年书,以后再找个理由赶出去便是了。”

王夫人离开后,贾母吩咐道:“鸳鸯,既然那瑜哥儿住进了府里,身边不能没有一个伺候的,你从院子里挑一个洒扫的小丫鬟领了去给他,另外,每个月给他二两银子的月份,明儿再裁扯几件衣服靴子送去,不然传到外面,别人家笑我们苛待族中子弟,失了体面。”

“是,老太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