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面圣(2/3)

子养浩然正气,有容人之量,这是你自己说的,你要记住。”

贾瑜躬身道:“学生谨记。”

这时戴权带着几个黄门走了进来,一如去岁在此试验蜂窝煤一样,贾瑜要的东西很快就准备好了。

得到景文帝的点头许可,贾瑜起身挽起袖子,给小缸装满大半缸水,置于大缸之中,然后在大缸里加入了大量的硝石,最后往里面倒入水。(可能不对,不必细究。)

见如此简单,景文帝指着水缸道:“就这样?”

贾瑜躬身道:“回陛下的话,就是这样,大概半个时辰后,冰晶就会出现,只要硝石跟得上,小缸里的水一晚上即可成为冰鉴。”

景文帝又问道:“结出来的冰鉴可以食用吗?”

“少量食用,不宜过多。”

景文帝看向水溶,问道:“水溶,你认为此法是推广民间还是由内务府打理?”

水溶想了想,躬身道:“小臣建议由内务府打理,可设店铺在城中各处,盛夏时兜售冰鉴,既然成本如此低廉,陛下不妨降低其价格,以解天下百姓炎夏之苦。”

贾瑜躬身道:“陛下,容学生置喙几句,陛下只需垄断其关键材料硝石即可,一如蜂窝煤所需的煤炭一样,就不会被民间自制和彷制。”

“善。”

冰晶的形成还需要时间,景文帝坐回龙椅上,看着贾瑜问道:“贾解元,进贡此法,可有所求?”

贾瑜连忙道:“学生不敢,陛下天恩还未报及万一,学生别无所求,只愿能回去继续进学。”

景文帝失笑道:“你就这么怕朕把你调到边关去?朕看你倒是个行商的材料,不如留下来给朕到内务府的钱粮衙门去做个郎中。”

内务府钱粮衙门郎中,负责皇庄和皇商的税收以及进贡,正五品之职。

水溶不知道景文帝的真正用意,不敢开口替贾瑜斡旋,只是站在原地一言不发,他虽然欣赏贾瑜,但也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站出来替他说话。

“陛下,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恕学生斗胆,如果非要做官,学生宁愿外放去做个县令,也不愿行商贾之事,士农工商,学生只想做第一个,求陛下成全!”

景文帝嗤笑道:“你倒是敢开口,还没有通过会试就想给朕做县令?做你的黄粱美梦罢,回去老老实实的给朕做学问,戴权,赏他一套御用的笔墨纸砚,省的他在背后说朕小家子气!”

大梁的县令基本上都是进士出身,当然也有举人做到这个位置,但那只是寥寥。

贾瑜大喜,叩首道:“学生谢陛下隆恩!”

景文帝走下御阶,来到水缸旁边一看,见上面果然布满了一层薄薄的冰晶,对贾瑜告戒道:“以后少把心思放在这些事上,等你以后做了官,有的是时间来做这些与民谋福的事。”

贾瑜连忙道:“学生谨记陛下的教诲。”

“敬安。”景文帝喊了一声。

一个怀里抱着宝剑的青年从外面转进来,躬身听命,上次景文帝在渭水河边时身边跟着护卫的就是此人。

“贾解元也是用剑的,去外面,你和他比试一番,戴权,去甲仗库里挑一口御剑给他。”

敬安做了一个手势,道:“贾解元,请了。”

说罢转身朝外面走去,贾瑜只能跟上,来到外面,等了一盏茶的功夫,一个小黄门才捧着一口御剑急匆匆的跑来,呈给贾瑜。

贾瑜双手托着御剑,细细的打量,如果说“霜”是一个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青年,那么手中的这口御剑则是一个身材婀娜的妙龄少女,剑身长约两尺四五,剑鞘用澹褐色的花梨木制成,触感起来极其光滑细腻,剑镗和剑柄的材质应该是镀了金熟铜所制,剑尾系着一条金黄色的剑穗,看起来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