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建中阳里(2/3)

有必要给项羽留着了。

这也是刘邦他们笃定项羽不会在关中久留的原因。

此时不到四月,春播刚过,要等到新一季的粮食收获,还需要好几个月呢!

《天阿降临》

那么要在汉中郡搞重工业,就只剩下最后一步了。

钱!

以工代赈是不可取的。

毕竟大家追随着汉军进入关中,不是来这里当难民的。

干活还不发工钱,人家为什么要在你这里待着?

图你脚丫子臭?

图你不要脸?

刘盈仔细想了想,说不得,还真要不要脸一回了。

他准备将生产出的水泥,主要用于修建民房。

之前听萧何说了,正在按照秦国的惯例,将进入汉中郡的人口集中安置在南郑周围。

毕竟这里是汉国的都城,而且南郑周围的平原足够宽广,汉水从此地奔流而过,有水农业就兴盛,如果全力开发的话,一两年过后,南郑就会和蓝田云阳等关中诸县相媲美了。

至于和昔日的咸阳城相比?

嗯,洗洗睡吧,梦里啥都有!

所以这些天来,萧何带着一群人忙的不可开交,登记人口户数,编为什伍,划分乡里,授予田地宅院。

刘盈打的,就是定居下来的人,已经得到了宅基地,却还没有建起宅院的主意。

想想吧,十几万套房子,需要消耗多少水泥砖头?

有能力的建材商都馋哭了好吧!

亲兄弟明算账,与其这笔钱让别人赚了,不如让他赚,至少他可以给这里的平民打个九九折!

嗯,也就是说,他所欠缺的,就是第一笔启动资金。

这是用来雇佣工人干活的钱。

至于矿山,以及建造工坊的地皮,这不重要。

他和老刘什么关系!

而且汉国这群官吏,比如萧何曹参这样的创始人,根本没有建造一个如同秦国那样的高度集权化的国家的打算。

在汉朝初期,甚至于铸币权,都是私人所有。

也就是说,只要你能获得一处铜山,就可以冶炼铜矿,铸造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

比如刘盈那个还没有出世的鱼唇的欧豆豆,刘恒,他的那个男宠邓通,因为铸造出的铜钱光泽亮,分量足,厚薄匀,质地纯,上自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贾,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喜爱邓通钱。

话说老刘家这男女通吃的毛病,究竟是从谁那遗传的……刘盈用满是疑惑的目光看着和卢绾勾肩搭背从自己身前走过的刘邦,心中的千古谜题迎刃而解。

他微微摇头,专心自己的事情。

在汉初这种理念下,不仅没有什么盐铁专营,就连很多中央政府需要承担的工作,也完全都外包给了‘临时工’。

嗯,就是着名的‘叁老’。

当朝廷有什么需要完成的重大事件时,从地方上抽调一批人来干活,完事之后挑几个优秀的留下,剩余的就哪来哪走,等着下次召唤。

所以有人说,汉朝初年的中央政府,是一种委托管理模式。

皇帝把国家政权委托给丞相进行管理,这实际上是对功臣宿将集团的一种妥协。

老刘活着的时候还好,功臣神马的都还听话,到他死了之后,即位的要么年幼(刘盈),要么得位不正(刘恒)。

也因此很多的国家政策,都是功臣集团的决议。

比如着名的萧规曹随。

所以为了对抗这股力量,刘盈不仅需要培养起足够效忠于自己的势力,还需要足够的钱,用于做其他的事情。

否则,就真成了‘圣天子垂拱而治’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