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 圈羊(2/3)

蒸馏酒虽然费粮食,但售价却比普通的米酒,至少要高了十倍不止。

而且酿酒之后,剩下的渣滓也可以用来饲养牲畜。

细算下来,其实是不亏的。

毕竟,这些粮食即便是不用来酿酒,那些吃不饱的人,也依然消费不起。

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这个地广人稀的年代,农民只要肯卖力气,其实一年到头,收获的粮食是完全足够自己吃,并且缴纳朝廷赋税的。

fo

但他们依然赤贫如洗的原因,在于粮价的波动。

丰收之时,粮价跌入谷底,手头拮据的农民因为各种各样的需求,不得不贱卖粮食。

之后,等到粮商们将库存收满之后,粮价随之上涨。

比如在关中,斗米万钱粮食,就是他们只花了一斗不到十钱收购而来的。

炒作粮食,从来都是暴利。

所以在这个消费能力有限的年代里,使用原始的方法进行酿酒,并不会对粮食安全,以及人民温饱产生任何影响。

相反,刘盈通过在丰收的时候,按照之前粮价的中间价位,大量收购百姓手中余粮的行为,才是造福天下百姓的善举。

举个栗子的话,比如某户农民,家里有五口人,两个成年人三个小孩子,拥有百亩田。

按照每亩产量一石半来算,就是一百五十石。

朝廷租税为十税一,还剩下一百三十五石。

在刨去大人每月两石,小孩每月一石半的口粮,则手中就只剩下了三十三石粮食,作为全年的其他开支。

嗯,朝廷的人头税可以通过妇人纺织来抵扣。

若是按照前段时间粮商的收购价,既每石三十钱来算,这户农民全年的开支预算,就只有不足千钱。

不足千钱!

这是种什么概念呢?

一只稍微长大了一点,断奶之后的小羊羔,价值普遍在七八百钱左右。

也就是说,这户人家即便是把一切开支都停了,才能勉强购买这样的一只小羊羔。

而这,还是最理想状态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但凡家里人生点病,或者是在秦法严苛,动辄得咎中被罚了一点钱,那就需要举债度日了。

而在商鞅的设计中,这其实才是他最想要看到的一幕。

民弱,才会依赖于君主。

债务累积之下,为了免除自己或是家人沦为奴隶,秦人才会闻战则喜,才会赳赳老秦,喜迎沛公……

但,这些被搜刮走社会财富,其实并没有全被始皇帝,以及秦二世个人享用。

统一之后的秦帝国,虽然看上去是一个崭新的,如日方升的国家。

但其实,这已经是一个存在了几百年的古典王国。

其内部,早就是腐朽不堪,唯有在个人能力极强的始皇帝驾驭下,才勉强做到了奋六世之余烈。

嗯,山东六国除了三晋之外,其他的齐楚燕存在的时间,也和秦国相差彷佛。

始皇帝的胜利,其实可以看做是一个比烂之后的结果……

秦国,乃至于这一时期的社会财富,其实更多的是从老百姓的手中,转移到了那些贵族世家的手中。

经历过春秋战国数百年的通婚,即便是秦王的身上,也同样流淌着赵人,魏人,楚人的血脉。

这些旧贵族,仅凭借秦灭六国这种战争,其实是杀不完的。

他们如同一只蚂蟥一样,趴在整个社会中不断的吸食着民脂民膏。

项羽看出了这一点,所以在对待六国的遗老遗少时,其实是采用赶尽杀绝的手段。

比如齐国的田氏,比如韩国的韩王成。

以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