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二二章 美利坚要清君侧了(2/3)

本来就没什么主意,黎塞留公爵的规划也相对稳妥,就直接点头了。

于是英法两国开始联络,协商联合作战的细节。

双方在反明同盟时就已经合作过了,刚刚分开也就一年多,大部分人员都比较熟悉,很快就完成了指挥团的组建。

部队的组织开始交由军官们负责。

与此同时,北殷洲方面。

新生的加拿大国王,拿破仑一世的部队,正在加拿大地区持续奔袭。

拿破仑配合组建的美利坚北方部队也在美利坚北部持续奔袭。

实际大规模战争没有爆发。

绝大部分加拿大和美利坚的北方城市,虽然不能说望风而降吧,差不多也可以算是「传檄而定」了。

这个世界现在剩余的加拿大地区,基本就是原本历史上属于美国的五大湖地区。….

这里本来就是殷洲北方的主要工业区,在英法两国本土的工业倾销压力下,本来就有着更高的独立倾向。

在法国割让五大湖以北之后,大湖以北的移民同时向五大湖以南迁徙。

这让五大湖以南地区的劳动力陡然增加,工厂主能够更加容易的招募工人了,发放的薪酬水平也就理所当然的随之降低了。

五大湖以北地区迁徙而来的工厂主和投资者们,携带来的资金又让五大湖以南地区的市场上出现了短时间的恶性通货膨胀。

两相结合之下,让整个法属加拿大的生活水平迅速降低,让当地人的不满不断累积。

魁北克教桉的相关消息,又将维持社会稳定的教会的面皮揭穿。

让加拿大地区的矛盾逼到了爆发的临界点上。

到处都有人喊口号要独立。

是拿破仑的带来了十万精锐部队的压制,才勉强维持了加拿大地区的稳定。

现在拿破仑策反了大部分部队,自己也喊口号要独立,立刻引起了大规模的追随和附和。

拿破仑这个将军自立为王,在传统的泰西文化中是很难被接受的。

但是这个世界的泰西收到了大明的文化影响,也多少都知道王侯将相宁有种

乎了。

再加上加拿大的教会名声已经臭了,拿破仑也就不找教会加冕了。

拿破仑直接自立为王,同时也参考神州传统,大封群臣。

自己身边跟随的将领,基本都直接得到了爵位和不同等级的军衔。

加拿大各地的原有官员,如果愿意直接投靠的,也都得到了官员和爵位。

殖民地的移民绝大部分都是平民出身,就算是有贵族也多半都是落魄贵族和小贵族。

拿破仑的这套东方市的操作,直接给了普通人晋身贵族的机会。

还有成为高级官员的机会,成为高级军官乃至将军和元帅的机会。

而且这次是两个新生的国家,加拿大和美利坚两个王国。

没有大量的老贵族占着坑,有大量的贵族、***、军衔名额可以抛售。

拿破仑一口气封了十个元帅、十个公爵,每个州一个总督,其他的中低级贵族、将军、官员的数量则更多。

这些被册封的人,除了少部分加盟的小贵族,绝大部分都是平民出身。

与此同时拿破仑宣布宗教宽容,不再限制居民的信仰的宗派,都有资格成为公民。

拿破仑顺应原本就濒临爆发的矛盾宣布独立,建立国家并宛如批发大甩卖式的册封,让自己的政权迅速稳定了基本盘。

早期的行动基本都是在跑马圈地,接收行动基本没遇到什么明显的阻力。

只有偶尔某个地方遇到死硬的老贵族官员和军官,才会爆发零星的小规模战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