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六三章 聘礼要交税吗?(2/4)

当于自己前世的五千万人民币。

五千万的彩礼,这是什么概念?

前世网络上流传的最大份额的彩礼,好像也就一两千万的样子。

虽然不知道自己前世没见过的真正富贵人家的彩礼会是什么档次,但是现在这个世界的一万金钞当彩礼也已经到了恐怖的程度了。

朱靖垣自己作为大明亲王,年俸禄也就两千金钞而已。

当初自己的爷爷,当时的大明皇帝朱仲梁,支持自己参与航空工业的投资,也不过是给了一万金钞而已。

那一万金钞让自己父亲这个亲王欣喜一步,那相当于是他当时五年的俸禄啊。

与此同时,按照大明宗人府的规定,大明亲王娶妻,娶正妻王妃的定亲聘礼,其中的金锭也才一百两,也就是一百金钞而已。

相当于后世的五十万元而已,这可是世界大帝国的皇室亲王。

这还是世祖皇帝后期把聘礼提高了一倍的结果。

崇祯朝之前,亲王的“法定”聘礼只有五十两黄金,相当于后世的二十五万。

当然,大明亲王娶妻的过程是颇为繁琐的,金锭也只是全部聘礼中的一部分。

直接给女方家的其他礼物加起来,聘礼价值通常也不会再翻倍了。

这也是世祖皇帝留下的规矩。

这只是朝廷出的聘礼的数额,亲王本身能够拿出来的钱基本都比这个多很多。

但是封建王朝的传统是要讲礼法的,有钱也不能僭越。

与此同时,眼前这份报告中的这两个家庭结亲,聘礼也肯定不只是现金。

其他的东西价值可能会更高。

亲王娶妻一百金钞,结果这个民间婚礼直接拿出了一万金钞?

是亲王聘礼的一百倍?

朱靖垣迅速翻完了手上的报告,然后直接追问郑星洋:

“你觉得他们这是在洗钱?或者是通过聘礼和嫁妆完成一笔交易,进而逃避税款?”

郑星洋马上点头说:

“学生不敢完全肯定,因为暂时还没有直接证据,只能说可能性很大。

“学生建议马上安排人员去跟踪调查,当地人说类似的情况非常普遍……”

朱靖垣放下郑星洋的报告,转脸看向身边的林则徐:

“林先生,我个人不是很确定,咱们大明的民事法律中,有没有规定过,娶妻用的聘礼要不要交税的?”

林则徐也被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懵:

“这个……学生印象中是没有聘礼相关的专门规定的。

“在实际的法律执行中,也是没有人去收聘礼和嫁妆的税款的。

“按照赠予和继承相关的法律,父母直接赠予子女的财物是不用缴税的。

“在正常情况下,聘礼和嫁妆最终都会交给新婚夫妻。

“相当于结亲的双方父母,各自拿出一笔金钱和资产,给自己孩子的家庭使用。

“这样为新婚夫妻未来的生活提供一个最基本的基础条件。

“如果严格按照法律执行的话,这其中显然是存在明显的漏洞的。

“聘礼实际上在结婚之前,由男方家庭交给女方家庭的,当时双方子女还没有结婚。

“没有直系亲属关系的两人之间的赠予理论上是要交税的。

“只是在以往,很少有巨额的聘礼和嫁妆。

“传统的官员和税务人员,也本能的认为不应该在别人婚礼上去收税……

“所以应该是没有实际执行的。

“现在工商业迅速发展,民间的资本迅速膨胀。

“再加上商人群体也迅速的膨胀,各种传统规则都在不断地被打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