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作者的一点心里话(2/4)

之后,开始总结这本书前面的角色,前面十几年的发展状况。

我开始梳理前一个阶段的数据了。

当初跟过主角的属下和官员,大食国目前的情况,石油行业目前的情况等等。

所以说,我其实把主角当皇帝,当作是一个大阶段的结束了。

我确实也安排了一些大事。

例如征收遗产和赠予税,还都应天府并建设新城,建设摩天大楼当朝廷大殿等等。

但是这些事情放在了主角登基之前。

在主角他爹当皇帝的时代去办。

我觉得在逻辑上讲,这些事情在两代皇帝交接的时候办,以前任皇帝为代表比较好一些。

如果我当皇帝,也会主动给儿子承担一些大责任。

我还专门写了一个章节标题,“为人父母者”。

也许情节设计上不好,但是我觉得更加合理,但是客观上肯定像是流水账。

也可能是因为我的思维方式太飘忽了……

我并没有专门学过创作,甚至于我看的数量也不多。

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很难让大多数读着满意。

我也有这种认识,所以我说了,这本书就是写出我幻想的那个世界的情况。

如果大家觉得看着不舒服,我只能请大家多多包涵了。

另外,我看评论的时候,还发现了让我最为难受的评论。

不是说我写的不好的那种,也不是说我意淫的那种。

那些我都是当做没看见,或者是直接删掉。

虽然不能说完全不往心里去,但我不会因为那些评论而觉得很难受。

因为那些都是事实……

比如说前面说的,觉得我在主角当皇帝后情节很水的读着。

让我最难受的评论,是“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假作者的评论”。

有些读着一本正经的在评论区分析,作者你这种设想是不对的,是不合适的云云……

但我明明没有那样写啊……

前几天有读着在评论区留言。

说大明占着大半个地球,没必要去建高楼。

现实中如果不是没有足够的土地,现代某些公司也不会建高楼。

超高的办公楼用着也很不舒服,维护也会非常的麻烦云云。

具体的内容不记得了,但是大概内容就是这样的。

按照作者的理解,这位兄弟是想表达“作者让主角建高楼的设想是不对的”的意思。

但是,书里面的主角,并没有去推广高层写字楼啊……

书里面的主角,也是反复在强调,高层楼房住着不是最舒服的,关键是不方便。

所以自己的宫殿都不要整成高楼。

朱靖垣建设的高楼,是朝廷举行仪式的大殿。

书中的解释过,大明的大殿,对应的是泰西各国的教堂,根本不是住房也不是写字楼。

这种建筑是不考虑居住舒适性的,因为根本不会有人常住。

也不会太过注重维护成本,因为那是皇帝和朝廷权威的象征,就像泰西那些大教堂。

主角还专门明确限制了不同级别城市的楼房高度。

两个京师最终限制在六十米,也就是二十层楼的高度,实际通常不到二十层。

现实中县城的楼房都放到三十层,也就是一百米了。

在此基础上,省城、府城、县城依次降低,县城及以下的楼房不得超过六层。

书里面还讨论了地价与房价与楼房高度的关系。

书里面讨论过东方宫殿建筑和宗教建筑,与西方宫殿建筑和宗教建筑的异同点。

这些内容被这位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