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七四章 封邦建国的用处(2/4)

泰西各国的贵族、官员、士兵都会被流放墨洲,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男性。

但是他们的家人可以继续留在当地,所以当地会留下大量的女眷。

正好可以给在当地落户的大明士兵当妾室和仆人。

有了这种或明或暗的实际待遇和潜在福利,大部分普通士兵也会愿意移民落户到当地。

这些青壮年都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他们不但有战斗技巧能够统治当地人,还会理所当然的占有大量育龄女性。

所以如果有一千多万年轻士兵和低级军官在泰西移民落户,起到的作用可能比一亿人的常规移民还要好。

现在回到大明京师参加仪式的,是很少一部分表现最为突出的军官和士兵。

以及要直接接受大明皇帝亲自册封奖赏的高级军官。

他们都是大明最新一代的勋贵。

受封之后,有特别想要留在本土的可能会留下,大部分还会再次返回泰西。

去接收和管理他们获得的土地和财富。

所以参加这次仪式的军官和士兵也非常的开心和兴奋。

坐着统一的运兵车,在街道两侧围观的百姓的欢呼声中,穿过整个旧城区。

最终来到新城区的奉天殿广场上。

朱靖垣作为大明的皇帝,站在他们面前的奉天殿的判平台上,稍微讲了一小段话。

通过话筒和扩音设备,将声音扩散到了整个广场上。

也通过广播和电视直播系统,传到了所有拥有广播和收音机以及电视的地方。

首先简单说明了这次战争的前因后果。

泰西诸国王室暴虐无道,致使泰西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境,大明多次警告和提醒泰西诸国都没有后果。

所以才不得不出手讨伐并惩戒。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情况,才直接管理并改造泰西社会。

核心思想只有一个,大明在这次的战争中,所有的所作所为,全都是绝对正义的。

然后赞扬所有参战的将士们的勇敢无畏。

赞扬所有开发和生产人员、所有后勤供应人员、所有管理接受人员的智慧勤劳。

赞扬大明朝廷上下的所有官吏,大明天下所有的工农百姓,所有人团结一心,共同打赢了这场仗。

核心意思也只有一个,就是大明的所有人都是有功的。

哪怕是在本土工厂打螺丝,也为这次战争的平稳取胜做出了贡献。

当然,功劳也分顺序,最前面的是士兵和军官,然后是军事相关科技人员,后勤和配套的管理人员。

后方的普通官吏和普通百姓放在最后面。

最后,直接现场宣布一批最顶级将领和特殊将领的封赏方案。

例如中军都督府大都督,泰西作战总指挥杨遇春,受封为大明波兰国公。

同时兼领外藩属国波兰国君之位。

大明定义的波兰国的范围,基本上就是曾经的露西亚控制的位于东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土地。

总面积约二十万平方公里,与以前的南直隶也就是现在的江淮省大致相当,也差不多是两个浙江省的面积。

杨遇春的外藩属国波兰国君身份可承袭三代。

第四代开始转为大明内藩君主。

第六代开始只保留无封地的普通大明国公爵位。

只要有继承人能通过继承考核,则国公爵位可不受代际限制的持续承袭。

大明的外藩君主不但没有俸禄的,还要按照封地的财政收入向皇帝上贡,也就是事实上的交税。

内藩君主本身也没有俸禄,不过也不需要专门去交税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