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成长之路必须学会妥协(2)(2/3)

滋生事端所以想着给大伙也涨涨”

“朕明白你的意思了!”朱允熥笑笑,“官员们的俸禄少,所以要贪腐要乱伸手。这个道理在朕这,行不通!”说着,沉思片刻,“但是朕也不是不通人情之人,可以设置养廉银,按照官职而定,薪金么”

随即,他手指敲打桌面几下,“就按照官员们的年俸加倍!”

话音落下,群臣精神一振。

不过这时,群臣中也有人看出来了,解缙定然和皇帝在这件事上事先通气了。皇帝是借着今日的贪腐案,给天下官员们定规矩。

“但这个养廉银,是有条件的!”

果然,朱允熥又道,“比方一县之令,养廉银和俸禄一同发放,前提条件是这个县令,在当年之内考核是中上。而且,日后一旦发现其贪腐,不但历年的俸禄还有当年的养廉银,一并追回!”

“还不了,他儿子还,他儿子还不了孙子来还!”

“嘶!”

群臣心中倒吸一口冷气!

“你们说俸禄少,朕给养廉银。给了养廉银再贪的话,按照贪腐属数目的多寡,世间恶劣与否,在于定罪。一百银元以下,追回俸禄养廉银以及脏银,抄没家产,发配吕宋缅国等地军前效力!”

“二百以上,斩立决。”

“三百以上,列入奸臣录,昭告天下!”

“嘶!”

众人又是倒吸冷气,心中齐齐冒出一个念头来,“真狠!”

虽不像以前那样贪腐抓着就等着被杀,现在是划分出等级来。皇上这不是不愿意杀人,而是先制定了规矩,以后靠着规矩杀人。

其实在朱允熥内心深处,这就是妥协的无奈之举。

有了养廉银就不贪了?糊弄鬼呢!

每年百姓交给国家的皇粮秋税,都要经过这些官吏的手。他们巧立名目的手段多着呢,粮食不合格,铜钱银子成色不对,小斗换成大斗

而且每年各个州府县,就没有税粮足额的时候,能交八成就已是能员干吏。

再遇到水灾旱灾,瘟疫,那更是官吏们发财的好机会!

说起来很是憋气,知道又如何?

坐在这个位置,朱允熥早就明白统治和治理是两回事,他更明白他这个皇帝,不得不妥协。

小不忍则乱大谋!

“具体的章程你们来定!”朱允熥又看看臣子们,开口道。

“皇上,养廉银这个钱?从何出呢?”户部尚书铁公鸡张紞开口道,“您这,又给臣找了个大窟窿呀!”

“铸币的钱,用在这个上头。”朱允熥想想,“不是定例,先这么着!”

凡事就怕成定例,所以朱允熥从不说何事当成定例,日后照此办理的话。

忽然,他心中有种哭笑不得的愧疚之感。

雍四爷几 宝,都让自己给抄了。大明朝没有火耗归功,是因为早就推行了银元。但铸造银元的的收益,其实就是另一种变相的火耗归功。

养廉银也是如此,即将推行的官绅一体纳粮缴税更是如此。

“现在说说,对缅用兵的事!”朱允熥看了一眼窗外,不知何时,那是叽叽咦咦的蝉,不叫了。

他看看魏国公徐辉祖,“准备好了?”

“回皇上!安陆侯吴杰,长兴侯耿炳文等奉旨裁撤不中用的边卫,第一批大概三万人。以练兵之名,即将抵达山东!”徐辉祖开口,“而后登船,开赴缅甸!”

裁撤边卫也不是好干的活,即便是两位勋贵军侯出手,都不敢说你们被裁了,皇上不养活你们了,而是找个借口调出来。

“军心如何?”朱允熥问道。

曹国公李景隆在旁接口笑道,“皇上,臣到以为此事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