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死就一个字(2/3)
没有大的进步。>
在耕作上,在育种上,在施肥以及田间的管理上,在水利的灌溉上,甚至在农具的改良上,都还有着巨大的空间,只是受限于这个世界的科学技术,这一切都还没有发展起来。>
当然,原因还很多。>
比如粮商对粮食的定价权。>
也比如地方官吏的懒政,他们没有开源的思想,他们大多采取的是最简单的摊派!>
而摊派的对象,一定是最老实的农人!>
他们没有文化,更没有申述的地方。>
他们只能默默的承受。>
只要还有这样的一处破茅屋能够安生,只要还能果腹,他们就会守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
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造反!>
而统治阶层,恰好就拿捏住了他们的这一点。>
“王大爷,而今粮价如何?”>
“粮价这个东西说不准啊,比如去年,”>
“去年年逢极好,稻谷亩产都在二百五十斤上下,也就是二十斗这个样子。”>
“若是按照往年的价格,一斗稻谷粮商收购价格在二十七文钱。”>
“我家三十亩田,七千五百斤稻便是六百斗,全部卖出,能得银……十六两,除去各种税赋所需的大致三两五钱,能余十二两五钱……”>
“但去年丰产,粮价大跌,粮商收购价格跌到了二十二文……”>
“去年多收了十余斗,却只卖了十三两多的银子……但缴纳的税赋却没有变,余银反而只有九两五钱……除去购买种子什么的……”>
“这账细细一算,便是白忙活了一年。”>
王新又咧嘴一笑摇了摇头,又是一声长叹:“难啊……!”>
“闹不明白,明明多收了十余斗,粮价却贱成了这样,日子反而过得更艰难。”>
“原本以为能多收入几个铜板,想要将狗蛋送去私塾识几个字,这不又放下了,只能看看今年。”>
李辰安默默点头。>
他望着渐黑的天,看着越来越大的雨,也悠悠一叹:>
“不容易啊!”>
“王莽能送去读书当然是最好的……”>
他的话音未落,一个妇人戴着一顶斗笠风风火火的从雨中跑来。>
这妇人来到了院子里一瞧,顿时吓了一跳。>
她小心翼翼的走到了屋檐下,看了看王新,不知道这些客人从何而来,也不知道这天将晚该如何招待这些客人。>
“小梅,去把那两只鸡杀了。”>
这叫小梅的妇人顿时就瞪大了眼睛:“爹,正生蛋呢!”>
王新扬起了脖子,“爹生什么蛋?叫你去将那两只鸡杀了就杀了!”>
小梅咽了一口唾沫,对这些所谓的客人顿时不喜。>
她还寻思筹够了三十个蛋,好给三爷送去,请三爷将狗蛋收入私塾。>
这还差了十六个蛋,就那么两只鸡……这读书的事,岂不是又泡汤了?>
就在这时,李辰安摆了摆手:>
“可别,两只生蛋的鸡也不容易。”>
“呆会我的人会送来饭菜,到时候一起吃,我不过是兴趣使然,恰好遇见了大爷您,想要与你聊聊罢了。”>
“我现在更清楚你们的难处,不过我也帮不了你什么。”>
“狗蛋的名字,是我取的,这便是缘分……若水,取……取十两银子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