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四章:君侯工于心计善逼人,真狠!(2/4)



“可现在,在下又觉得如此不甚细致,养民清静固然好,但振民富强却更为重要,田土给了百姓安置之心,而使民得余富,却能宛若长夜明灯,令整个冀州子民寻得去向,则可更上一层楼。”

曹操不爱抚须,不过此刻却也捏了一把,略微有些奇异的看了一眼徐臻,那眼神好似在说,“有点意思”。

这个看似驽钝之人,思索内政之策时,好似比一般人想得深。

而且言语恳切,并不花哨,怪不得伯文推崇喜爱,这崔林根本和徐臻是同一性子的人,可多思、深思。

有点意思。

“那该如何?”

崔林接着道:“冀州之政,旨在还田于民,不占民田据己有,但以田土征税,百姓在种植收成后,可徐徐得田,用以自强,如此上交足量的粮食后,其余部分均是家中所藏。”

“而冀州境内,已通过行商得了丰量五铢钱,境内五铢钱通行,重归效力,百姓可以粮食贩卖,换取五铢钱藏于家中,当然,也可换取金银布匹。”

“以此为准,君侯命各地妇孺小孩养蚕取丝,兴桑陌之事,是以鼓励织布。”

“让妇孺得安置,布匹便不缺且满溢,用以换粮流通,而不参军的壮丁,可兴建房屋,开矿于山脉内,也可得人力劳作,安置人丁。”

“由此,以农为根本,换取钱财、布匹、商品,便可现繁荣之象,而我等治所、军队等,都可以交易取代征粮,粮食便能囤积满仓,这才是粮食之效真正所在,它能让子民存活,而粮足之后,百姓便有无限人力。”

这番话,鞭辟入里,陈词清晰,给曹操画出了一副农田丰富,商业发达,百姓走马交易,乐在其中的场景。

比起其余诸侯的携民军屯,只给百姓活路的粮食以饱腹,冀州的确宛若仙境。

“说得好,这话的确实在,你在冀州之政中可以看到这些,足以见得伯文的眼光没有错,先生定然是大才,只为河间太守太可惜了,恐怕先生之才足以治理更多地盘。”

“不不不,”崔林一听这话,连忙摆手,对徐臻投去了一个歉意的眼神,才对曹操道:“丞相方才也说了,驽钝者当日积月累,在下天资不佳,学习缓慢,为河间太守已倍感疲惫,力有未逮,如履薄冰方可不负期盼,需至少三年方可有所成。”

“还请丞相,切莫错爱了在下。”

此刻,整个亭苑之内慢慢安静下来,只有泉水流经,发出哗啦声响,越是安静,就越发的显得尴尬。

曹操不说话,别的文臣也不说话。

徐臻都不知道说什么。

我现在算是明白,这位为何虽大器晚成,但晚年却一直被贬谪了。

上做过三公,下当过县令。

这恐怕是性子太实诚了,真的不善与人交流,说白了便是虽为士族名流中人,但还是不会“附庸风雅”,那这人说话就煞风景。

徐臻的脸色铁青,当即又转为一脸无奈道:“丞相就这么一说,没有要调任你去当州牧,你想什么呢!”

曹操哈哈一笑,指了指崔林道:“先生还是太过诚恳,不过三年确有所成,政绩可嘉时,若我要请先生升重任,还请切莫推辞。”

崔林仿佛松了口气,苦笑起来道:“那就好,那就好。”

“如今能在河间为百姓谋利,已经心满意足了,三年内若有政绩,应当心中宽慰,但冀州之流的名士中,才干品性之冠首,当是我兄长崔琰。”

“在下已修书数次,劝兄长为民出力,也告知兄长,将家中祖宅迁回了东武城的小院之中,不在清河安置。”

“祖宅已经被——”

“可以了,”徐臻敲了敲案牍,“劝诫就劝诫,今日这么多贤士在此,你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