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献捷长安(1/3)
长乐宫的意见重要吗?>
非常重要,因为有可能会导致内乱!>
大汉倡导以孝治国,刘启身为天子,哪怕是在明面上做功夫,也不能直接做出忤逆窦太后的事情来。>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窦太后属意胶东王刘彘为太子。>
这不是一件能够轻易改变的事情,因为备受窦太后宠爱,本身也有巨大影响力的馆陶公主也参与其中。>
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与胶东王刘彘有了婚约,这就是利益一体。>
夺嫡之事只有成功与失败,没有别的出路可走。>
已经是压上了注码,她们也是别无选择。>
刘启很清楚这一切,所以他只是先行吹风,希望当风吹到了窦太后的耳朵里后,太后能够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
毕竟若是没了窦太后的支持,王娡姐妹与馆陶公主什么的,又算得了什么?>
窦太后自然是受到了风声。>
她的好侄儿窦婴,也是参加了宴会的。>
窦婴此人乃是窦家的出众人物,不但能力很强而且眼光很好。>
早在梁王刘武得窦太后支持,想要成为皇太弟的时候,窦婴就旗帜鲜明的支持天子,还为此狠狠得罪了窦太后。>
不过毕竟是一家人,后来在袁盎等人的说和下,还是关系恢复如初。>
“太后。”>
得到了应允,可以重新出入长乐宫的窦婴,正在为窦太后介绍名医“这位是河间名医关傅,尤擅眼疾。”>
窦太后倒是没太过于在意,毕竟这些年来数不清的人从各地请来了数不清的名医为她看眼睛,可惜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如此,就有劳神医了。”>
一番检查之后,名医关傅愧疚行礼“太后赎罪,小民无力医治。”>
的确是无力医治,因为窦太后得的是老年性白内障。>
这种病症哪怕是在现代世界里,药物治疗都没什么太大的效果,得通过手术才行。>
在大汉这儿,那就更是药石无用了。>
窦太后倒是没生气,嘱咐人赏赐了几匹绢送名医出宫。>
这边窦婴说了会闲话,这才转移话题到了正事上来“太后,中山王扬国威于塞外,破匈奴大部之王庭。斩其王,灭其部。功勋卓着乃天纵之才...”>
一番吹捧过后,窦婴小心翼翼的看着一言不发的窦太后,轻声说道“如今太子之位空悬,中山王英武不凡,可为太子呼?”>
窦太后没有说话。>
她知道自己侄儿这话是替人传言,真正问出这句话的,其实是她的儿子刘启。>
窦太后不说话,窦婴也不敢追问,椒房殿内一时之间陷入了无边的沉寂之中。>
不知道过了多久之后,窦婴感觉腿脚都已经发麻,暗自想要活动一下舒展筋骨的时候,窦太后终于开口了。>
“听闻刘胜派人来长安城献俘了?”>
窦婴愣了下神,随即应声道“是,听说派来的人是汲暗,数日之前已过栎阳,明日即可入长安。”>
“那就先见见刘胜的功劳吧。”>
窦婴心头一喜,急忙行礼应声。>
“喏。”>
第二天一早,汲暗带着献俘的队伍出现在了长安城内。>
此时长安城内没有多少平民,不过却是依旧在通往未央宫的道路两旁集结起来了大批欢迎的人群。>
这些人大部分是从城外征召而来,剩下的则是各家勋贵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