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常平仓 (续)(2/3)
了多少粮?”>
颜异急忙出来行礼回应“陛下,各处郡县的秋收还在陆续进行,目前只有关中各处的秋收统计送了过来。”>
大汉面积庞大,横跨了多个维度。>
秋收的时间自然是各有不同,而且关东各地距离遥远,按照这个时代的通讯能力来说,当然不可能那么快就将统计结果送过来。>
颜异跟着说道“今年风调雨顺,并无大的天灾。按照去年的记载来说,当比去年多些,至少多一成。”>
见颜异这儿拿不出具体的数据,李云泽也不废话,干脆的说“就按农户手中统计出来的余粮来算,京兆府从下个月开始,在各处设立的常平仓,按照当地的余粮统计,分月收购,每月>
限定数量。”>
主父偃颔首点头,这是个好办法,自己怎么没想到,居然还要天子亲自冲锋。>
京兆尹郑庄也在,毕竟算是天下第一的地方官,又是在长安城办公,自然是有资格参加朝会。>
他出列说道“陛下,时间太紧,恐难以修好足够多的仓库...”>
眼见着李云泽再度皱眉,主父偃干脆跳了出来喊道“陛下说的话,你是听不懂吗?!说了按月定额收购,那就发徭役,先修储备一月收购粮的仓库就是!竟然如此愚钝,能不能做好!>
”>
有眼力见的人都能够看的出来,郑庄不是不懂,而是在推脱拿捏罢了。>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这常平仓是归少府管的,地方衙门伸不进去手,反倒是有出力担责任,自然是没有干活的动力。>
这边少府令张欧也是立刻说道“少府当设常平令,督促天下各处修建常平仓,若是有人怠工推脱...”>
说到这里,张欧看向了御史大夫张汤“还望御史大夫相助。”>
“这是自然。”>
张汤嘿嘿一笑“此乃皇命督办之事,谁敢在这事情上做手脚,那就用汉律说话。”>
主父偃与张欧的安排,地方上有的是办法去推脱,去搞小动作。>
毕竟都是人精,想要找麻烦甩锅,那有的是办法。>
可张汤开口了,那事情就不一样了。>
这位可是酷吏啊,他一旦认真起来做事,可不会去问什么缘由,什么证据的,人家只要名单!>
还是全家全族的名单!>
所以说,酷吏有些时候真的是很管用。>
看到一众鹰犬们终于是想明白了开始出头,李云泽也是满意颔首。>
他补充道“各地常平仓收粮食的时候,要搞清楚卖粮的是谁。只接纳本地农户的卖粮,切不可收那二道贩子粮商的。”>
“若是有人贪墨,内外勾结。无论是地方衙门的人还是少府的人,又或者是御史台的巡查御史...”>
说到这里,李云泽的目光看向了张汤“能处理的了吗?还是让致都来?”>
神色严肃的张汤恭敬行礼“臣,亲自督办!”>
“嗯。”>
李云泽搞免税的时候,将勋贵皇亲们的封地食邑收入,折算成了具体的收入,转入少府统计后,由少府来发放。>
名义上的食邑还在,可收入什么的实际上已经转入了少府的手中。>
大部分的食邑收入,都被李云泽折算成了财货,也是为了避免太多的粮食落入勋贵的手里。>
这同样也是在遏制二道贩子们的崛起...>
“收粮的同时,还要卖粮。”>
李云泽进入了下一个话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