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 92章 堂哥的求助(2/2)

王教授,这就是我堂弟李月琪,同样是咱们中州大学的校友,去年六月才从金融专业毕业。新一代投资天才,短短半年多创下十几亿身价。”

那个王教授立刻上前寒暄道:“李总,幸会幸会,中州大学能有李总这样的优秀毕业生,真是值得庆幸一件事啊。”

李月琪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李峥把他的教授介绍给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也就只好先和王教授握了手,打听打听再说。

三人在门口寒暄后,就进小饭馆的雅间,李峥终于说明了来意。原来李峥的导师率领的那个团队,是开发锂硫电池的,李月琪听了后更是非常无语,有种李峥是在天坑中再挖了十八层地狱的感觉。

锂电池呢,说起来是挺热门的,但是事实上锂电池的理论模型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完成了,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验证那些理论而已。而蓄电量最大和充放电速度最快的材料也已经找到了。目前已知同体积下蓄电密度最大,而且成本最低的锂电池就是使用硫分子作为电池正极的锂硫电池,而充放电速度最快的材料就是单晶石墨烯锂电池。

这些东西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在实验室中做出成品了,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锂硫电池的理论单位密度,是现在电动车通用的三元锂电池的十倍以上。但是锂硫电池始终无法解决随着充放电次数增加,而导致的硫单质分子量越来越低的问题。是的随着电池的使用,电池的体积会严重膨胀,电池的稳定性也会快速下降,从而影响电池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就是这个问题,困扰了世界锂电池行业五十年。锂硫电池的未来大家都非常看好,世界上稍微有点能力的国家或者有点理想的公司,都在往这个项目上砸钱,结果全都石沉大海。

2008年年初,曾有报道说三星和西门子公司的锂硫电池即将量产,将改变世界能源的格局,结果就是几年过去,这两家的新能源公司都申请破产了,他们电池也没见量产。

总之锂硫电池这个大坑,此前已经掩埋了无数的尸骨,几百亿美元砸进去,连个水花都冒不起来,李铮居然掉到了这个坑里,可真是前途无"亮"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 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投机家更新,第 92章 堂哥的求助免费。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