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3章 区 别(2/3)

近尺长雪花胡,与后世某些退休教授有些相似。此人便是李二的股肱之臣兼儿女亲家、智慧型人才、大唐良相房玄龄。

此时的房玄龄官为尚书左仆射(宰相),加太子少师。女儿为韩王妃,儿子房遗爱尚高阳公主,显贵至极,但常常深自卑损,不敢炫人傲物。即便如此,也难掩高位者摄人神魄的气质。

对方不怒自威,方武感觉有些不自在,不如在程咬金面前放得开。同时也有些激动,一时不知如何与对方打招呼,只是傻乎乎地上前作了个揖。

房玄龄倒是惊讶于对方的年轻,比自家二郎还小,顶多也就十八岁左右!他笑道:“你就是德胜楼的伙计方武?好年轻!”

方武呵呵笑道:“小子正是,今年已十八,不年轻了。”两世为人,何止十八,加一起都四十出头了。

房玄龄颌首微笑道:“好一个有志不在年高的小儿郎!老夫听二郎多次提起起你,说是你主动请缨收容城外众多流民,央求老夫于皇上面前推荐你。敢问小郎可知要耗费钱粮几何,你家景如何,是否能否承受得起?”

方武平复一下心情,应道:“城外有过老弱与青壮共有过万人,一日消耗需百石米,月需三千石折为银两三四千,直至明年开春大致要二万多两。还需保暖衣物一批、简宜搭建简宜茅舍等,也需大几千两。前后有个三万应该可以处理得来。”

房玄龄想不到对方小小年纪,账目张口就来,心里倒是不敢小觑,郑重地问道:“既然你已清楚,可否承受得起?”

方武略作沉思,回道:“之前未曾得到宰相大人准信,银两已挪作他用,因此有些困难,但只需过了本月就应该能克服得了。”

他已盘算过,手头尚余二万两,先腾出一万两作前期安顿费用,他有信心只要演出会结束,银子绝对不再是问题!再说了,高阳那刁蛮货还逼咱要十万两呢!对了,人家的家翁和丈夫就在面前,还是少提为妙。

房玄龄协助李二经营四方,先是削平群雄,后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助李二谋得帝王之位,李二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论功行赏时,他与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功为一等,比程咬金还要高出一截。

但经济类绝非他所长,因此面对此事他也是一筹莫展,其实这也是封建社会大多数官员的短板。他缓缓颌首叹道:“你既已明白其中关键之所在,老夫若是再劝阻,倒是拖了你后腿,成了祸国殃民之罪人了。你打算何时开始,需要何等条件,一并提出来吧,明日老夫上朝便向皇上禀明。”

方武想了想,便说需要城外几千亩地,只要是平地便可。外加李二用过的一些武器,分别是一把刀、一柄剑、一副弓。

房玄龄见他要的东西如此古怪,当即一头雾水,只当他是少年玩心重。他答应替方武向李二争取,但必须知道方武如何安置这些流民,因为李二并非那种只需结果不管过程的领导。

方武把他的设想说了出来,准备要几千亩地是打算来建一些作坊的。可以安排流民们建造作坊,来年建成后,想必灾情也缓和了,至于流民愿意留下,便安排去作坊做工,不愿留下的就安排他们返乡。

房玄龄一听不乐意了,这小子的算盘打得贼精啊!原来想空手套得朝廷几千亩地,再让流民白白为他建造作坊!

他颇为失望地说道:“若是如此,只怕小郎要失望了!陛下欲令流民前去修膳大明宫,都遭到众臣阻挠。你让流民为你个人修建作坊,试问陛下又如何肯相与?”

方武听了有些莫名其妙,我给流民住的、吃的,还付给他们工钱来帮我干活,这有何不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