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8章 诗会(三)(2/3)

此剖析,下面的议论之声渐渐消了许多,更多人点头称是。

接下来是写情篇的三人,上官仪、苏连、李泰上得台来,大家便纷纷喝彩,肥胖的李泰是去年的诗魁,但人比去年更胖了些。他艰难地上得台来,风度极佳地向台下鞠了个躬,台下纷纷叫好!李二的儿子、堂堂的王爷给大伙行礼,多有礼貌、多有风度!

方武的视线更多的放在上官仪身上,此人已是而立之人,身材偏瘦,但双目炯炯有神。他也向大家鞠躬,但响应者寥寥无几。他也不失落,脸带微笑先向李泰行礼,再向杜正伦行礼,唱道:“学生上官仪,门下省弘文馆直学士,拜见先生!”

直学士,其实也就类似后世的图书管理员,掌校理图籍,六品以下,甚至有的无品秩。杜正伦心道,你只需作出佳作便可,区区一直学士何须报上自己名头,那魏王名头不比你响多了!可见此人工于心计,精于钻研,遂于心里对此人大打折扣。

三个比试下来,李泰名至实归地获得了此项冠军,上官仪神情难免有些失落。

最后剩下写人篇的三人,李恪上得台来,狠狠地瞪了方武一眼,眼眸之中怒意尽显!他冲方武喝道:“本王愿与你比文,乃是重你才气,有本事尽管使出来!不管诗文胜负如何,诗会之后本王定将你挫骨扬灰!”

方武看着对方英俊而带着怒意的脸,神态很是复杂!

若是论外表,李恪是可以秒杀瘸子李承乾和胖子李泰,此人能文允武,斯文而不懦弱,确是不错。只是不知此人性情如何,性取向如何,若是不差,还真是个君主的好人选!

方武暗叹不已,怪不得千年之后的太祖也为之扼腕叹息。

“听说吴王聪明绝伦,依在下看来不如拉磨的。”方武叹道。

李恪不解拉磨为何物,眼光转向杜正伦,杜正伦哪敢直说,只是招呼他们开始比试。

上台之前高阳已给方武下了必杀令,必须拿出真本事,取得诗魁回来!你们不是说本宫有眼无珠,看上一个目不识丁的伙计吗?本宫就是让你们看看,谁才真正有眼无珠!本宫看上的人,绝对不差!

其实即便高阳不嘱咐,方武也是打算争一争的,他为的是自己的名气,不管哪个年代都一样,有了名气自然就会好办事。

杜正伦给三个人准备的题目并不是写人,而是酒。

李恪见状便不再作声,只顾构思去了。方武心里却在烦恼,酒这玩意既是自己穿越过来的杰作,也是古诗涉及最多的,酒是诗人的最爱啊,特别是诗仙李白。方武脑袋里随时记得三五十首关于酒的诗,但真不知选哪一首来得贴切,幸福的烦恼啊!

犹疑许久,方武最终于心里选定了一篇。

那边李恪捂着疼痛的额头陷入沉思之中,但他果真不愧是众多大儒赞许的少年英才,随即吟了一首诗作出来:“万里飘清香,千杯酣高楼;逸兴欲思飞,青天揽明月!”

台下士子们都是熟读诗书的人,自己虽作不出佳作,但鉴赏能力还是不俗。李恪吟罢,赞美声已是络绎不绝!就连他四弟李泰,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

杜正伦抚须长叹道:“先是大唐万里疆域尽闻其香,更有饮者飘飘欲仙,欲上青天去揽月!妙啊!吴王殿下文思敏捷、妙笔生花,此诗一出,谁与争锋?本官多年未曾得遇此行佳作,今日得以先睹为快,实乃幸事也!”

林魁听罢,羞愧地宣布弃权。他早前得以进入三甲的诗作,是从自己事先作好的诗词之中挑选出来的,毕竟是经过再三修正的结果。而眼前可是现场出题、当场作诗,难度可想而知。既然吴王已有此上乘佳节,自己又何必班门弄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