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五回 工资不等于奖赏(2/2)


“陛下,这是蓟辽经略王在晋的奏本。他在奏本里说,蒙古人被银子打动了,派兵攻打义州。

虽然没有成功,但也说明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因此想向陛下申请一百万抚赏,不知陛下圣意如何?”

“什么?一百万两!”

朱由校一屁股坐在龙椅上,“他这是抢劫吧?我上哪儿给他凑一百万两!”

“陛下,王在晋虽然有狮子大开口的嫌疑,不过蒙古人偷袭义州也是事实,如果不给与赏赐,说不过去。”

魏忠贤恭敬地说道。

“钱就这么多,如果给了王在晋,那么金州镇的首级银子,该怎么办?”

朱由校有些为难。

“陛下,杨承应可是有钱得很啊。他私下给士兵每月一两三钱的月饷,一斛米的粮饷,四季各有衣服一套。

而且朝廷已经拨给他二十四万两内帑,再给金州镇赏赐似乎说不过去了。

不如把钱给王在晋,让他抚赏蒙古人。”

魏忠贤的主意,朱由校听了觉得十分在理。

于是,朱由校下旨,给八万两额度的抚赏银子,由蓟辽总督王象乾和蓟辽经略王在晋自行商议,该给谁钱。

至于金州镇,朱由校只是下旨勉励,并说以前给你二十四万两的饷银,这次就不赏赐了。

这可没把杨承应鼻子气歪了。

二十四万两白银,那是金州镇将士的饷银,是工资。

杀敌斩首所得首级,换来的钱是赏赐。

哪有把工资当赏赐的呀!

别的不给,两百旗丁的首级钱总得给吧?

杨承应看了半天,诏书只字未提。

“首级的钱,一分不给!”

吴三桂郁闷地说道,“咱们拼死拼活,最起码把消耗的弹药钱给补点吧。”

“给什么给,一看就知道这是某些人的馊主意。”

杨承应站起身来,望向帐篷外:“他们都认为我有钱,所以不给我钱。”

帐篷外是巡逻的士兵。

这里位于铁山,背靠着皮岛。大量百姓都暂时待在皮岛,士兵待在铁山。

目的自然是把士兵和百姓分开,避免发生军纪不严的事。

自己麾下士兵,杨承应倒是不用担心,担心陈|良策和新归附的明军士兵,他们无法执行军纪。

“现在怎么办?”吴三桂问。

“凉拌。这次只能算在自己的账上,先把奖赏发下去。”

杨承应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好在,即将有十万两的进帐……”

吴三桂话没说完,就被杨承应用凌厉的眼神制止。

祖天弼训斥道:“三桂,有些话烂在肚子里,绝对不能随便说出去。”

“是,我知道错了。”吴三桂懊悔不已。

“下不为例。”

杨承应长吁了一口气。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