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为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弹药!(3/6)

钧看向了张居正。

张居正俯首说道:“汉张衡《浑天仪注》云:天如鸡子,地如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刘宋何承天《论浑天象体》曰:“详寻前说,因观浑仪,研求其意,有悟天形正圆,而水居其半,地上下去地中皆同,水周其下。”

“世子所言,并非什么稀罕事,天地何说,各有不同。”

天什么样子,地什么样子,历代都有不同的看法,天圆地平,中国居中,只是其中的一个说法罢了。

为了解开下小皇帝的疑惑,张居正可真的是尽力的去看了不少书,对于大地是个球这种说辞,自古以来就有,因为地球是个球的话,能解释的问题很多很多。

朱载堉继续说道:“《周官》云:“日影于地,千里而差一寸。”

“元嘉十九年壬午,刘宋何承天言:是六百里而差一寸也。”

“永平元年戊子,北齐信都芳言:二百五十里而影差一寸也。”

“唐时高僧一行、南宫说等人,黄道游仪、水运浑天仪,遣官分赴各地,测候日影,回日奏闻,北极出地高,51°铁勒回纥部、北极出地高18°的林邑,《大衍历》成。”

“南宫说带领诸官吏天文博士等,自滑州白马、浚仪、扶沟、至上蔡武津,四地绘测。”

“用仪器复矩仪测量北极高度,并用设备的情况下,独自一个人历法研究,其难度可想而知,得到的结果却硬生生的往前推进了一步。

朱载堉狂,确实是有狂的资本。

“朕听闻皇叔擅长算学,日后就教朕算学吧。”朱翊钧给朱载堉找了一个差事,教皇帝学数学,当然谁教谁,那就有趣的多了。

朱载堉颇为郑重的说道:“臣想建一个观星台,以勘正历法错谬之处。”

“先生以为呢?”朱翊钧看着张居正问道。

张居正之前就知道小皇帝有修历的打算,但这件事得一步一步的来,他打算给小皇帝提供点弹药,好让小皇帝骂人的时候,弹药足够的多,能把对方骂成傻子。

他斟酌了一番说道:“有人言太祖高皇帝禁历法开历代禁天文历算之比,这便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学了但是没学全,读了书,但只读了一点点。”

“晋书曰:禁星气、谶纬之学。”

“《唐律疏议》卷九曰:私习天文者同谶书、兵书,违者徒二年。”

“宋太平兴国二年十二月丁巳朔,诏以六十有图谶,有私习及收匿者罪之。”

“洪武六年,太祖下诏:钦天监人员永不许迁动,子孙只习学天文历算,不许习他业;其不习学者,发南海充军。”

“所谓:习历者遣戍,造历者殊死,算是误读,应是钦天监子孙不学天文历算者戍,私自造历法者斩。”

张居正提供了第一份弹药,哪怕是万历年间,哪怕是在大明朝,对大明太祖高皇帝的历法之禁,也多有误解,是钦天监官员的子孙们,不学天文历算就去南海充军去,民间私自造历法的斩。

张居正继续说道:“《左传》言:昔王孙满之斥楚子: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九鼎系通天之礼器、王权之象征,故不许旁人觊觎,历代皆禁天文历法,为同一道理。”

“《周礼·春官宗伯》载:太史之职掌,正岁年以序事,颁之于官府及都鄙,颁告朔于邦国。”

“周礼也是朝廷掌管天文历算之学,然后颁布给官府和京畿,并且给诸邦国,诸侯臣民共遵用之。”

“官营天文之勘误,私习天文之厉禁。”

张居正提供了第二份弹药,为何历代都要禁止私习天文历算?因为这东西,通天通神、王权攸关,和九鼎一样的通天之礼器,现在历法不准了,不正是代表着朝廷不能通天通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