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超级加倍,武装征税(1/2)
万士和把殷正茂攻克吕宋,描述为了一种误会,这是一种极其不要脸的做法,但是稍微曲笔一下,就格外合理了。
到底是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其实是结果之后的影响和反馈,最为重要。
“汪道昆等人上谏,松江造船厂之争。”张居正拿出了另外一本奏疏,这次的廷议主要内容就集中在了开海事上,想要开海,必然有船。
大明造船的事儿,出现了一些波澜。
主要是三种思路,第一个是遵循祖宗之法,全面仿造大明永乐年间的船舶;第二个是全面仿造洋船;第三个则是中西结合,造出属于有着大明特设的船只来。
第一种思路很难实现,当初造船用的木头,那都是集天下之力营建,短时间内想要恢复祖宗荣光,实在是有些困难,而且一百六十年前的造船经验和思路,放到眼下,的确是有些落后。大明在造船上失去了商品优势。
而第二种思路就是眼下松江府在做的事儿,这也是红毛番为何要在吕宋设置船厂的原因,如此适合造船的木头,在红毛番控制的地方,根本没有。
只分布在麓川的缅甸、暹罗、安南等地,就近取材营造也很方便,万里海塘有柚木,这种硬木造船最为合适,而且麓川的柚木产业链极为稳定,供货量足够大,能够立刻造船。
所以才有了三桅商船的仿造,动作极快,就已经有了船只下水,这是一种组装,同样也是对大明造船能力的恢复,大明东南造船业不是没有,而是受限于长期海禁,规模有限,朝廷办事,那自然是攥紧了拳头办大事。
而第三种则是海事堂的意见,改良,也是大明朝一贯的做法。
在泰西船只上,大明水师也发现了一些缺点,并且已经进行了改良,比如大明使用的硬帆,就远比软帆要实用,而且能兜官参与其中,所得税款也不是充作内帑,而是国帑内帑对半分成。
张居正听完了目瞪口呆,陛下不仅加倍,他还超级加倍,这法子太恶毒了!
他也明白了,为何陛下不让他来背负这个骂名,他真的背不起,这骂名是他能背得动的吗?
张居正沉默了许久,艰难的说道:“陛下下旨督办?臣,就不上奏了。”
看看这个阳光开朗的小皇帝,内心到底藏了多少歹毒的心思吧!
张居正越来越发现,他在保护朝臣,保护天下缙绅权豪!
朱翊钧露出了个笑容,继续说道:“行,但是一条政令的推行,不是一蹴而就的,那就先在南衙试行,由骆秉良督领此事,先在南衙十四府试行,一边试行,一边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法度,同样,皇叔在京,也令他培养内官、缇骑、户部掌税郎中们,一起学习算学,培养人才。”
张居正眨了眨眼,终于明白了之前陛下为何非要赵梦祐担任缇帅,而不是让骆秉良,骆思恭可是在宫里天天打的小皇帝嗷嗷叫的陪练,可谓是简在帝心,圣眷正隆,骆秉良其实更适合做缇帅。
感情,在这里等着!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小皇帝怕是早就在谋划此事,一点一点的推动!
“先生?”朱翊钧看着张居正疑惑的问道:“先生不同意吗?”
张居正回过神来,俯首说道:“臣有罪,走神了。”
“那就讲筵吧。”朱翊钧翻开了课本,打算上课,张居正开始讲解私塾直解,去年学的是孟子,今年开始讲中庸。
货币税的征收一定伴随着激烈的社会矛盾,那么超级加倍,武装征税,就成为了必然的手段,权豪们个个富得流油,养的家丁打手游坠,甚至比地方官养的衙役好要多,甚至地方官养的衙役,大部分也是权豪的人。
朝廷眼下没有那么多的钱,养那么多人,就需要积极调动社会活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