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 许愿池里的王八都摇头(1/5)

王崇古哼着小曲唱着歌,乐呵呵跟王谦诉说着自己和三娘子唇枪舌战的过程,王崇古为了钱跟三娘子吵的很凶,每一条都是他基于为自己谋利的角度出发,对任何不利于大明的条款分毫不让,对于利于自己的条款,则穷追猛打。

他的唇枪舌战是真的在吵架,与吴兑和三娘子唇枪舌战是完全不同的。

王崇古笑呵呵的说道:“儿呀,咱大明内外上下,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总是期盼着出现一个明主来,对于国政的理解,总是盼望着,就是有个人,能把所有人,从那庸俗无望没有意义的人生里拉出来,一劳永逸解决所有真正的问题,从今往后,再也不必面对人生真正的苦难。”

“哎呀,张居正教得好啊,陛下学的更好,有功真的赏,这生活,美滴很。”

王谦则十分确信的摇头说道:“没有人可以把别人从泥潭里拉出来,并且解决所有的问题,让人生不会再出现苦难,基于矛盾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当一个矛盾冲和之后,会有新的矛盾产生。”

“只有矛盾相继才能让万物无穷之理不断的发展,事物发展不是事物本身。”

“如果将所有的事儿寄希望于一人,还不如去许愿,许愿池的王人墨客的喋喋不休,他们嗓门高他们就对吗?他们那么能说,怎么不去感化俺答汗、土蛮、建奴、红毛番呢?!”

“父亲高明。”王谦真心实意的说道。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王崇古这么拼命的干活,在王谦还没读明白矛盾说的时候,王崇古已经开始读公私论了。

朱翊钧看到王崇古这个阶梯羊毛法,说读书人的心眼儿都脏。

王崇古在计价和计量中引入了负数,而且用制度设计,让草原陷入了一个困境之中,想要羊毛涨价,就得要多供给羊毛,而且一个周期比一个周期要多,而且要多很多才能够实现涨价。

在这个制度设计里,羊毛降价是极为剧烈的,一旦一个周期比过去的周期减少10%,那降价就将过去周期的努力毁之一旦。

这就造成了草原必须多养羊的事实,草原是很贫瘠的,水草总量是固定甚至是逐渐减少的。

在三娘子看来,王崇古是十分歹毒的,但是她必须接受,大明肯给一个长期稳定的价格,这对草原而言,也是一种恩赐,稳定对于草原而言,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

元朝是胡人建立的王朝,一定没有边患才是,汉世侯们每年都要奉皇帝之命去草原减丁。

对于草原而言,稳定是一种奢侈,规则更是遥不可及。

大明肯给一个稳定的价格,三娘子是可以接受的,大不了,就出去抢羊毛。

眼下的公私论始终无法前进,这让公私论始终未能刊刻天下,主要就卡在了张居正始终不肯把君父、君国、君师进行切割,只有将这些对立而统一的概念,进一步否定,才能合为一体。

朱翊钧最希望张居正能得到的理论是,君代表的是天下大多数的百姓,代表百姓履行职责,进而地方官员代表地方百姓履行职责。

但是这会引发一个更加恐怖的问题,如果君不能代表多数的百姓,不能代表百姓履行职责,那是不是要换一个君王?那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

权力,人间至尊的权力实在是太诱人了,足以让世间所有人为之铤而走险。

当然,李太后除外,毕竟是自己亲儿子,而且亲儿子还很有出息,她直接撒手不管了。

张居正太清楚小皇帝的意图了,所以张居正直接摆烂,根本不予以回答,让君父、君国和君师仍然一体,让君王始终维持在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概念中。

这是基于践履之实的,大明朝的生产力或者社会发展,还没到那个时候,所以,张居正的公私论,仍然是一个不太完整的概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