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二章 药不对症,就换方子(4/5)

主张夷汉本一家,兄弟何阋墙,在这种风力舆论之下,墩台俱废,哨了不设。

墩台远侯是以长城墩台为据点,远侯是远哨斥候,因为夜不收哨,所以又叫夜不收。

在这种古怪的风力舆论之下,墩台被废置,墩台远侯没了,就不再增加,万历元年复设墩台,再补夜哨,万历十二年,张居正被反攻倒算,墩台再次被废置。

一直到了万历四十二年,山东巡按御史翟凤翀才主张宜修整墩台,设立夜军。

万历四十三年,正月兵部覆辽东巡抚郭光复,城堡墩台,早为修补,设守了之军。

墩台远侯夜不收才正式恢复,从万历十二年到万历四十三年这段时间里,墩台远侯的编制被取消,大明缺少手段对塞外情报进行收集。

张居正喊出的口号是富国强兵,他的新政里清丈还田、吏治、整饬学政、振武才是主要内容,新法里最为诟病的一条鞭法,是在万历九年,才开始全面推行,实施不到一年时间,张居正病故。

朱翊钧对墩台远侯的待遇如此恩厚,完全是为了让这支特殊的情报军队,隶属锦衣卫,脱离外廷风力舆论的影响,保证大明对塞外情报的收集。

万历六年十二月十卿带头当监当官,王收买花了三万银!

京城那么多的笔杆子,居然只需要一万银,就让他们闭嘴了,真的是廉价。

“这不是刀子比骨头硬吗?”冯保乐呵呵的说道,贱儒们价格本来就不贵,墩台远侯现在回来不说,事后再说,那就是不遵守约定了。

相比较触怒陛下,还是把润笔费拿到手里比较可靠。

朱翊钧倒是松了口气,这个王收买,出手极为阔绰,这次办事,花了一万银,已经极好了,他摆了摆手说道:“包括润笔费吗?算了,给他报销了吧,按旧制,算到南衙开海投资之中。”

朝臣们在缇帅赵梦祐三声净鞭响之后,开始了入殿,在所有臣子见礼之后,冯保再甩拂尘,宣墩台远侯觐见。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墩台远侯们入殿就行了大礼,五拜三叩,三呼万岁。

“诸位辛苦,免礼平身。”朱翊钧示意他们起来说话,他扫视了一圈,开口说道:嘉靖三十七年六月初三日辰时分,大同老古沟内突出掩伏窃贼,约有十数余骑,撞遇预差出哨夜不收洪阻二、薛祥,你二人,躲避不及,被贼掳去,洪阻二呢?”

“回禀陛下,洪阻二死了,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腿,到板升第四日就死了。”薛祥赶忙俯首说道,他的战友洪阻二不是投敌,就死在他面前,那天夜里发了高烧,整个人热的跟烙铁一样,第二天就去世了。

“没能回来。”朱翊钧颇为感伤的说道。

朱翊钧看着另外一个人,开口问道:“嘉靖四十二年腊月初四日,大镇堡远侯于贤等六人,分为两拨出境哨探,遇从北来达贼二十余骑,各役奔走不及,有三人周云、于贤,陈忠再没回墩台,周云,也只有你一人了吗?”

“回禀陛下,于贤和陈忠都冻死了,就只有我一个人活着。”周云赶忙出列俯首说道:“臣将其埋在了九龙山东麓,跃龙崖下三颗并生槐树之下,臣,恳请陛下,将其骸骨起回大明。”

“准!”朱翊钧看向了鸿胪寺卿陈学会说道:“鸿胪寺知道,告知忠顺夫人,大明遣斥候前往起骸骨回大明,落叶归根。”

“臣遵旨。”陈学会出班领命。

朱翊钧对这十七人被俘的经历,都是一清二楚,终于见到了真人,自然是挨个问候了一遍,朱翊钧今天显得有点絮叨,和墩台远侯聊了很久,丝毫没有往日的雷厉风行。

在一番恩赏之后,所有墩台远侯前往大兴南海子暂住,负责墩台远侯家眷的安置。

在过年之前,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