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可能三角(2/4)

皇帝不允许宦官从宫外拿银子,但允许宦官们从皇帝手里拿银子,所以现在的宦官,主打一个油盐不进。

贪能贪多少银子?正统年间,王振搞得天怒人怨,一千两银子就能和王振吃顿饭了。

朝中大臣给冯保的盐引,一次也就一百两银子。

权力最大的是冯保,分红最多的是张宏,李佑恭这一系人马,最为辛苦却也是拿的最少的,他们之前其实没什么银子可以去分,现在终于有了远洋贸易的盈利分红了。

李佑恭亲自带着人来到了天津卫,接船之后,和陈增聊了几句,立刻眉开眼笑了起来,宦官没有儿子,这让他们对银子格外的执着,这一次,分红超过了15万银。

“现在,兜兜转转,问题又回到了以前那个问题了。”高启愚看完了账目,终究是摇了摇头。

那么负责提领船队的刘吉和陈天瑞等人,就没有银子分吗?

船上这一批文官,是提前拿,船上带谁家的货,带多少,怎么带,多少价格扑买,都是刘吉、陈天瑞等人说了算,所以,他们其实也捞到了银子,只不过具体捞了多少,只有天知道。

刘吉和陈天瑞等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捞了多少银子,因为有些东西价值是不太好衡量的,比如名望,比如人脉,比如对社会资源的掌控,比如青史留名,这些又是多少银子可以买得到?

就一个青史留名,刘吉等人收获就比杨博还要多。

说到底,船上最辛苦的船工、水手、军兵,他们才是拿的最少的,他们能拿到的只有皇帝的封赏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及部分海贸盈利的分红。

天下的运行逻辑似乎从来都是如此,干的最多,拿的最少。

李佑恭眉头紧皱的说道:“什么老问题?”

高启愚叹了口气说道:“朝廷的官船官贸,远洋商贸之利厚,无人不眼馋,但远洋商贸,只有大明官船才能组建,民间根本没有这种能力,也承担不起这个风险,和当初永乐下西洋的困局是一模一样的。”

远洋海贸,就只有大明官船官贸才能进行,这里面的收益很高,但风险也很大,恶劣的天气、凶狠的土著、阴影里的海盗、贪婪的收税官等等,大明的商舶,掏不出十了,挂着团龙旗的官船上有阿片,那缉私的海防巡检如何缉私?一个口子被撕开后,规则就会失效。

和大明不能发放私掠许可证的道理是相同的,抢不如种,大明是秩序的受益者,就是秩序的天然维护者。

“可惜咖啡的种植规模,要以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去提升,才有可能卖到海外去换取白银。”刘吉听闻如此好消息大为振奋!

这代表着大明远洋商贸的货物清单上,又多了一种!

丝绸、棉布、铁锅、胡椒、茶叶、瓷器等等,再加上咖啡,大明远洋商贸,有利可图,而且是厚利!

这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这一批开海的忠实拥趸,次日开始向着京师而去,刘启、陈天瑞等人,入京下榻会同馆驿后,所有人前往了全楚会馆,因为鼎力支持开海的朝堂明公里,有梁梦龙。

梁梦龙是大明的吏部尚书,也是张居正的门下学生。

张居正也是座师制度的受益者,但是他掏出了考成法来破座师制度下的姑息包庇纵容。

除了高启愚之外,所有人都进了全楚会馆。

“先生还不肯原谅我吗?”高启愚站在全楚会馆门前,有些呆滞的问着出来迎来送往的游七。

游七无奈的说道:“先生怎么原谅你?陈学会升转做了礼部左侍郎,陛下让你做鸿胪寺卿,先生硬顶着,给你降到了少卿,先生就没想过原谅你,回吧,回吧,日后别来了。”

高启愚看到了张居正,因为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