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3/5)
如此。”朱翊钧还以为就自己看杨士奇这三杨不顺眼呢,结果原来不只是他的偏见,连同为臣子的张璁、桂萼之流,都对其极为不齿。
无论是弃地,还是僭越主上威福之权,还是借着礼法的大旗破坏祖宗成法,都是大逆不道之大罪,甚至桂萼把杨士奇等人,定性为太宗皇帝的罪人,这是指着鼻子骂。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往的事儿已经不可挽回了,但未来的事儿还来得及,一切都还来得及,这本札记,内署抄录后,就留礼部,日后修史用吧。”朱翊钧略显唏嘘的说道,过去的事儿,斤斤计较已经没有用了,往前看。
“大宗伯啊,你那个玩具,治儿非常喜欢,大宗伯主张的,让格物赢在起点,深得朕心。”朱翊钧夸奖了万士和搞得玩具,万士和在礼法这块,做得很好。
万士和刚入文华殿的时候,朱翊钧还以为他会和陆树声一样,很快就离开,没想到一直到今天,依旧是屹立不倒,反倒成了朝中的一颗常青树,无论多么大的风浪,都岿然不动。
这与万士和的立场有关,他是完全的帝党。
“这本身就是臣该做的事儿。”万士和乐呵呵的说道:“皇嗣喜欢就好,喜欢就好,陛下,是不是该立太子了?”
万士和看起来颇为随意的问着,看起来随意,但他已经犹豫了数日之久,就在寻思着一个合适的机会问出来,这个话题极为敏感,稍有不慎就是掀起一场党锢的大事儿。
陛下膝下有三子,嫡长子朱常治,次子朱常潮,三子朱常洵,朱常治是皇长子而且是嫡出,无论是从嫡庶还是从长幼,朱常治都名正言顺,早立太子,人心思安。
“大宗伯知道朕在担心什么。”朱翊钧看着万士和颇为平静的说道:“不立。”
“臣遵旨。”万士和立刻俯首说道,他甚至连多问一句都不问,陛下在担心什么,万士和非常清楚。
自孝宗之后,大明国朝的皇位继承就变的不正常了起来,孝宗只有一个儿子,武宗直接绝嗣。
世宗皇帝的第一个儿子两个月夭折了,嘉靖十五年十月,第二个儿子,庄敬太子太子出生,嘉靖十武,就没人敢问。”
大明现在的皇帝和先帝爷隆庆皇帝一点都不像,反而和道爷最像,尤其是跟前二十年的道爷,都是少年天子,都是励精图治,都是革故鼎新,也都是名臣贤臣在朝,唯一不同的是,朱翊钧没有武宗皇帝历史负担,可以大肆振武。
嘉靖初年,是没有振武的条件的,武宗皇帝因为尚戎事,弄的自己绝嗣,甚至因为亲征平叛,落水染疾,从风寒到肺炎最后撒手人寰。
骑马很容易伤到子孙根,这也是常识,戚继光之前一直不让皇帝上马,直到皇帝马步,扎的根基厚实,才肯让陛下上马。
因为环境相同,所以立太子就和当初嘉靖年间一样,成了一个碰都不能碰的话题。
万士和敢这么看似不在意的问出来,已经鼓起了所有的勇气,让他跟皇帝争执早立太子什么的,太难为他了。
万士和可是被士林戏谑为万无骨,可万无骨敢问,满朝文武有一个人敢问的吗?冯保都不敢。
作为礼部尚书,万士和必须要知道陛下明确的态度才好做事,陛下说不立,那就暂时不立,等陛下什么时候觉得有必要立太子了,再立不迟。
万历十一年十月初,石茂华终于在京师安顿了下来,石茂华谢绝一切的拜访,包括首辅张居正、次辅王崇古的拜帖,将闭门谢客进行到底,既然已经退了,那就要有退了的样子,刘显和马芳也都是如此。
石茂华带着陛下加官赐宅的圣旨,来到了通和宫面圣谢恩。
“不必行大礼了,坐下说话。”朱翊钧等在了御书房,等到石茂华走了进来,立刻开口,免了石茂华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