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开荒(1/2)

1846年的加利西亚实际上是奥地利帝国最贫穷的省份之一。在此时的奥地利帝国无论有任何黑锅扣在当地贵族身上都不违和。

在加利西亚也是如此,当地的贵族们依然保持着十格,以便能在最短时间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弗兰茨修建的铁路虽然得到了其鼎力支持,但是整个铁路线都是沿着军事要塞修建的,所以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

倒是克拉科夫自由市因为铁路的修建,迎来了它的第二春,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大量的工人、商人涌入。

再加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超然的自由市资格,克拉科夫的发展速度可怕,甚至一度取代了华沙在波兰的地位,巅峰时期人口一度达到近三十万人。

施塔迪翁伯爵接任总督之后虽然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但是无奈已经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

再加上当地贵族们的阳奉阴违,农奴们的愚昧无知导致这些改革并没有带来多少改变。

正是因为如此,弗兰茨才那么有信心直接在当地消化掉这一百万难民。

就在贯穿整个加利西亚的德涅斯特河中段,存在着大面积长年荒芜的洪泛区。

当地的土地价格非常低廉,但这不代表这些土地不肥沃。恰恰相反这片长年经受洪水侵蚀的土地是后世著名的农业基地。

只不过这个时代加利西亚的贵族们对于土地的改造能力几乎为零,实际上即便是他们有这个能力也不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

其实就算他们愿意,他们也付不起这个代价,历史上也是由奥匈帝国完成了德涅斯特河的整治,从而开辟了大量农田,进而导致在1880年到1910年30年间加利西亚的人口上涨了57%。

弗兰茨这样大肆购买土地的行为非但没有引起当地贵族的任何不满,反而还得到了相当大的支持。

尤其是那些与波兰复 还有联系的贵族更是极力促成此事,毕竟在他们心中只要打赢了复国战争这些土地还是他们的。

而且这些无人耕种的土地留在手中本身没有任何意义,特别是在这个畜牧业和木柴生意走下坡路的时代。

交易可谓是一拍即合,最终每公顷土地的价格敲定在10弗罗林,这个价格虽然比弗兰茨购买的匈牙利土地贵了一倍,但是依然要比内塔莱尼亚地区的土地价格低得多。

最后弗兰茨用两千万弗罗林的价格购买了200万公顷的土地,这在当时看来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疯狂的举动。

国内的贵族和各方势力对此评价不一,有人觉得这是仁慈和皇室担当的体现,有人觉得这完全是在浪费金钱,其他国家的人就该由其他国家的君主来拯救.

不过弗兰茨倒是并不在乎别人怎么评论、怎么看,他将已经确认无感染迹象的难民集中起来前往

除此之外加利西亚德涅斯特河开始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保障安全这是当务之急,下一步便是处理那些荒滩和荒地。

此时弗兰茨研制出来的重型拖拉机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虽然经过了几次反复改良,但是这些拖拉机的重量依然在十吨以上。

其实这些拖拉机在此时奥地利的帝国并不叫拖拉机,而是叫全覆式履带火车头。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贴地气的名字,因为此时奥地利的拖拉机就像是一个安了履带的火车头,蒸汽两旁还有两个巨大的煤箱,以及一个巨大的水箱,方便工人随时向其中加煤,加水。

这些巨大的钢铁怪兽每一辆可以同时拉动15个重犁,并且以每小时八公里的速度前进,几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这些家伙的脚步。

正常情况每个重犁需要两头牛,或者三匹强壮的挽马才能拉得动。而这一次新改造的蒸汽拖拉机直接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