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阳谋(2/3)

又是场上的对手,不会互相问问“你是不是要干死我啊?”

如果彼得洛维奇这么问了,乔丹能怎么说呢?他肯定会说,“老子就是要干死你。”

彼得洛维奇也差不多,不会有别的答案。

所以,甘国阳这就是一个无解阳谋,堪比王猛金刀计。

非要说有解,对乔丹而言很简单,就是拿下比赛胜利。

乔丹没有自己猛攻,他亲自控球过半场,开始组织起公牛的第一次进攻。

本赛季,公牛在菲尔-杰克逊和助理教练温特的推广、倡导下,开始全面施行三角进攻策略。

和过去篮球场上的各种战术套路不同,三角进攻没有固定的套路,也没有固定的走位、传球线路。

三角进攻是一种模糊的进攻思路,他的核心理念是让球员们充分利用场上的空间,球员和球员之间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

这个距离恰当到,对手想包夹你,有些远,同时又不至于太远,导致你和队友之间无法形成传球配合。

在持球的强侧,公牛的球员就会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三角形,接着进攻会从低位发起,其他人会围绕持球人跑动起来,通过跑位来寻找机会。

持球人要自己决定如何分配球,跑位的球员除了要牢记距离、三角的原则外,也要自己通过经验和阅读防守找寻机会。

总的来说,这是一种机会均等,要发挥球员进攻自主性的进攻思路。

菲尔-杰克逊相当迷恋这一看似离经叛道,与众不同的战术策略。

杰里-克劳斯赞同杰克逊的战略,所以交易走了奥克利,换来了拥有低位攻击力的比尔-卡特莱特。

为的就是让内线拥有一个低位进攻支点,成为三角进攻的战术发起。

本赛季开始后,杰克逊和温特便一直在推行这套策略。

说实话,乔丹一开始并不适应,因为三角进攻讲究机会平均。

在常规赛战术中,乔丹也只是其中的一环而不是绝对核心。

过去几个赛季中,乔丹都拥有至高无上的出手权,他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而现在,比赛的开始阶段,乔丹运球过半场后第一件事是观察队友的站位,然后交球。

他先用手指了一下底角,因为约翰-帕克森的站位不对,他离肋部太近了,会把防守人带过来。

即便磨合了一个多月,大家在跑位的时候还是会略显生涩,乔丹这时候会指正。

等到帕克森去了底角卡特莱特在肋部顶住甘国阳,做好了接球低位单吃的准备。

其实这球如果换成以前,面前防守自己的是彼得洛维奇,连霍纳塞克都不是,乔丹肯定自己冲了。

但现在乔丹没有,在强侧指挥完跑位后,他突然分球给到了弱侧出来接应的皮蓬。

他知道,卡特莱特打阿甘,等于失误。

相反,把球给到弱侧,皮蓬把球给到顶出来的格兰特。

格兰特和皮蓬做了一个手递手的掩护配合,皮蓬接球后急停中距离跳投命中。

双方在开局都打进了很具有自己球队特色的进攻。

说明两队赛前的准备都很充分,不会胡打乱打。

杰克逊对开局战术表示满意。

赛季刚开始的时候,局面相当困难。

球队的战绩并不好,胜率在50%左右徘徊。

有好几场比赛,到最后都回到了老样子——乔丹一个人拿球干,才能赢下比赛。

当时队中出现了声音,希望不要再打这奇奇怪怪的三角进攻,恢复到普通的熟悉的套路中去也挺不错的。

但杰克逊非常固执,坚持己见,并且得到了乔丹的支持。

因为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