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杀官却不改官职何用?(1/2)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杀官却不改官职何用?

朱元璋慢慢的抬起头,瞪着一双略有些红肿的双眼,看向了胡大老爷。

“唉,我的陛下,你如今是我华夏国的首相了。”

“按理来说,我华夏国的官员都是在你的管辖之中的。”

“那你就没想过,我华夏国的官员、吏员招募,比起大明来说,要专业很多么?”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思考片刻后,才缓缓点了点头,嘶哑着答道。

“专业不专业的咱不知道,但至少咱亲身体会,华夏国的官儿,似乎干活都挺利索。”

“而且,明明华夏国这边不少衙门的流程、规矩都跟大明不同,可按照你那法子招募来的人,上手似乎都挺快的?!”

胡大老爷听到朱元璋这评价,毫不犹豫的冲朱元璋竖起了大拇指。

“精辟!”

“你所说的,就是我所看重的!”

“这也是我华夏国跟大明在官制上最大的不同。”

“那便是,在我这边,地方长官跟衙门里的官儿,压根这要求就是不一样的!”

“在大明官制当中,似乎但凡考上了进士,就能去个下县当个县丞乃至县令,这不开玩笑么!”

“在我看来,这就是最大的胡闹!”

胡大老爷说到这儿,多少是有些义愤填膺的味道了。

他看着对面若有所思的朱元璋,一摊手,直接算到。

“县令,乃代天子执掌一县之地刑名钱谷诸事,更有敦促教化、监督农耕之责在身。”

“可以说,县令就是个大杂烩!”

“为何民间常说一县县令是土皇帝?”

“那是因为在那一方土地上,那位县令跟你之前当皇帝时的权威是一样的。”

“那县里头的百姓或许不知道你这个洪武皇帝发了什么圣旨,更不知道什么六部三司,他们只知道,但凡不听县太爷的,那便是家破人亡!”

朱元璋沉默的点点头。

若是其他‘正统’的,出身于宫中的皇帝,或许会觉着这些话有些冒犯、有些刺耳。

可对于本就出身草莽的朱重集,说不定连个纸上谈兵的能力都没有的书生,就被你直接放到这等要害的位子上来了?”

说到这儿,胡大老爷脸上的讥讽那是真的遮都遮不住了。

“呵,面对一应杂务,这些个埋头苦读了十来年的书生,能做什么?”

“或者说,县衙各个班头都是经年老吏了,他们难道就不能把这新来的县令蒙在鼓里给架空了?”

“人家在当地根深蒂固、人脉广博,上上下下早已勾搭成了一块,凭什么拿捏不住一个不通俗务只有个县令名头的书生。”

“那么,这种情况下,我的陛下唉,你觉着这个县,是谁在当家?”

“而到了这时候,你觉着那六班班头不得帮着当地的乡绅、土豪捞点好处,摆平点刁民?”

“你觉着真到了这种时候,那些个乡绅弄死个把刁民或者奸污了某个良家闺女,他们这些人能不能瞒住?”

朱元璋太阳穴周边的青筋都冒出来了,腮帮子更是因为后槽牙紧咬而高高的鼓起。

他宛若看待仇人一般,死死的瞪着胡大老爷。

可胡大老爷却置若罔闻。

“一县之地,万千民生,皆由一位县令一言而决!”

“可这么重要的位子,却成了书生进入官场的踏脚石,我的陛下,你觉着,这难道不是问题?”

说到这儿,胡大老爷脸上的戏谑也不见了踪影。

他想到了上辈子。

在商场之中,遇到了某些不平事,那终究还是能绕过去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