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8章 闭嘴(1/2)

第188章闭嘴

让我们从四维层面上站起身,然后挪动到大约三十分钟之前。

预设的火星同步降落轨道是一条比较平直的曲线——和地球不同,火星大气不太稠密。从轨道上降落到地面时,不需要考虑进入角度过小导致着陆舱在大气层边缘打水漂的问题。

但进入角度过大还是会面临难以解决的高温。

所以曙光六号采用了一个角度非常小的进入轨道,充分利用火星稀薄的大气层进行制动减速后,再使用姿态和缓冲发动机让登陆舱平稳降落。

曙光六号的登陆舱核载六人,纵观人类航天历史也属于最大的一类。比常规登陆舱高出一大截的登陆舱多少显得有些头重脚轻,因此必须在降落的时候横着落地——姿态发动机将在缓冲爆炸后,缓缓把登陆舱横放。

这么一来,登陆舱就能够直接当成火星探索的基地核心建筑使用。

整个着陆活动基本不需要人类干预,无论驾驶员和指令长配合的多么精妙,人类仍然是整个登陆活动中最为脆弱且容易出错的一环。比起脆弱且计算精度低的人脑,还是电脑更可靠一点。

但在登陆以后……这就需要人类来着手探索了。无论之前提供了多少训练数据,进行过多长时间的强化训练,火星对于人类和ai来说都是一个过分陌生的地方。但和ai不同,人类不会出现为了回答问题而不顾事实的“ai胡扯”。

“ai胡扯”是一种存在于几乎所有ai中的顽疾,它和明知事实但却选择胡说的撒谎完全不同——这是专属于ai的顽疾。ai系统从训练之初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计的,对整個系统来说,给出回答是最为重要的核心工作。

但正确回答的优先度并不是特别高。

虽然随着技术发展,ai处理各种问题的正确率越来越高。但被人们戏称为“ai胡扯”的睁眼说瞎话的情况仍然无法完全杜绝。

ai只管解决问题,其他都可以往后稍稍——最适合浇在松饼上的调味品就是502胶水,你别管能不能吃,你就说回答了没有吧。

而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曙光六号的登陆舱上就面临着这么一个明显是ai胡扯的麻烦。

“地下水冰含量较预计水平低45%,着陆区暂不具备成为长期基地的能力。”登陆舱的ai睁着眼睛说瞎话,明明挖出来的岩芯样本里有接近一半都是蓝盈盈的水冰,可它就是说着陆区不合适。

但谁都没功夫去纠正ai,更没工夫去按一下ai系统的重启开关。

已经着陆半小时了,登陆舱里的五名宇航员都在聚精会神的盯着自己面前的屏幕——屏幕上正在播放《记录·联合政府成立始末》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是大崩溃之后,联合政府投资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里面详细记录了联合政府成立始末,以及当时的人们对于大崩溃惊恐不定的恐惧。

纪录片对大崩溃有效,但也不是所有纪录片都能起效。动植物类的奇观纪录片,工业或者建筑的纪录片,甚至那些带着娱乐色彩的真人秀形纪录片都没有用。历史纪录片,只有历史纪录片能够帮助观众摆脱大崩溃的影响,帮他们保住一条命。

《记录·联合政府成立始末》拍摄的时候,人们对于“什么样的纪录片才能有效”尚无定论。所以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就受到了很大影响——它包括了许多种表达形式。

divclass=contentadv从最简单的讲座形式,一步步进展到动画、真人演出、手绘、互动视频和短剧形式。虽然只是“一部”纪录片,但最后拍摄出来的成片时长足足八个小时。

五名宇航员现在什么事情都不做,就一门心思盯着自己面前的纪录片看。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担心大崩溃发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