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890.自然小讲师

小骆琪走上讲台,先学着老师的模样,向课堂里扫视一遍。

窃窃私语的声音立马消失了。

这就是“大姐大”的威慑力。

待课堂里安静下来。

骆琪又学着老师的样子,跟个小大人似的点点头。

开口讲课。

先提出一个问题:“蘑菇同学们都见过吗?”

“见过~~”课堂里的小朋友们先是齐声答道。

骆琪笑的眯起了眼睛,一呼百应的感觉还真不赖。

不过接下来,小朋友就开始七嘴件。

这边小学已经全换了多媒体黑板,能放视频的。

点开播放后。

黑板上出现画面。

两只手在沙子里挖呀挖,挖出一个大坑。

拂去上面的浮沙,露出一个白白的圆顶。

然后用力一拔,拔出一个大蘑菇。

看样子就跟讲台上的大蘑菇一模一样。

刚才讲过特点了。

小朋友们又是齐齐的“哇~~”

原来沙子里真能长蘑菇啊。

但是老师却不像小朋友那么“好骗”,她还认为是事先埋进去的,并分析就是这个视频,把骆琪给骗到了。

结果。

画面一转,变成了屋子里一张单人沙发,一个中年人坐在沙发上,腿上抱着骆琪,手里拿着一个大蘑菇。

用略带湖北口音的普通话,缓缓的讲解着。

“沙漠是会流动的,有许多地方以前并不是沙漠……”

“中国美味蘑菇生长的地方,以前就不是沙漠,而是沼泽……”

“被黄沙覆盖后,沙土下面其实有厚厚的芦苇……”

“沙土隔绝了高温,原本沼泽地遗存着水分,芦苇腐烂后提供生长必要的养分,所以它才能生长……”

“这样的地方非常的少,而且表面看上去和沙漠一样,蘑菇又生长在沙漠下面,所以千百年来它才没有被发现……”

一番讲述非常合理,非常详尽。

连代课老师都信了。

不过这位中年人是谁呢?

他还尽量用着骆琪这个年纪能听懂的语句,感觉也有教学经验。

疑问很快得到解答。

最后,出现了这位中年人的身份。

王卓仁。

中华农业大学教授、湖北农科院高级农艺师。

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香菇分会副会长。

中国美味蘑菇发现者及命名人。

“……”代课老师都惊了。

竟然是教授,竟然是这个蘑菇的发现者。

真的假的啊。

偷偷拿手机一搜。

真的,还有百科词条,看照片就是视频里这人。

代课老师心里一阵恍惚。

这……骆琪家里到底是什么身份。

一个自然小讲师而已,至于把大蘑菇的发现人,大教授请来么。

要不要这么夸张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