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又想马儿跑,又想它不吃草(2/3)

盘子上搁着一个铁券,上面刻着顾言封侯的功勋,和陛下的赞美,然后太监就又端走了,在后在顾言看不到的地方交给了另外一个太监,这个太监堆起笑脸,连同吏部喜气洋洋地朝着顾言家报喜去了。

顾晨氏正在院子假山旁嗮太阳喂食小鸡,小鸡原来有二十三个,这两天冷,病死了两个,顾晨氏见还有三个恹恹的有些不开心,坐在那儿唉声叹气。

“腊梅,你说今儿言哥的官职下来,这两杆大矛是不是就得取下来?”

腊梅放下手里的布匹,回道:“老妇人,立戟是武勋的荣耀,今儿侯爷上朝就看陛下是封文职还是武职了,如果是文职这戟就得取下来,还与太庙;如果侯爷还继续掌军,这戟就还得立在那里。”

“唉!”顾晨氏叹了口气:“我这心啊,既不想言哥去军武,又舍不得这份光宗耀祖的荣耀,这人啊,先前啥都没有时候觉得一点都不在乎,现在日子好了,却又担惊受怕起来。”

腊梅安慰道:“老夫人宽心就是,侯爷就不是一般人,咱们等着好消息就行。”

话音才落下,外面就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喧闹声,隐约听着什么大喜……

还没出去看,辰大云就慌忙的跑了进来:“姐姐,宣旨的内侍来了,言哥的官职下来了。”

顾晨氏赶紧穿上诰命衣服,一家人规规矩矩的站好,听着宣旨官宣读旨意,前面的听不懂,只听懂了秩正七品,顾晨氏心里有些小小的失望,儿子封了七品官。

这下丢人了,前日和大嘴家婆姨谝的时候说应该有个五品,今儿只封了七品,这以后咋见人哦,丢死人了哦。

家将路棚给每个报喜官塞了赏钱,报喜官掂量着袖笼里面的赏钱笑得很开心,说了一大堆贺喜的话,转身就要走了,今儿的任务完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顾晨氏心里有个疙瘩,往前几步,小声地朝着那内侍问道:“这戟不拿走么?”

内侍脸色一变,朝着房顶拱拱手:“安侯今儿虽是七品官,但那也是年龄的缘故。

但在军伍上,侯爷的官职还是没变,还是和先前军中一样为指挥使之职,领一屯之兵,用咱家的话来说侯爷现在是七品官,以后早晚就是三品。

这军功戟怕是要在这里生根了,小的在这里提前贺喜老夫人了,你和侯爷的这个家以后定是我大明朝的顶格功勋人家。”

内侍的嘴就是甜,吉利话说得很好,听到顾晨氏大喜,挥挥手,路棚又给大家发了一遍喜钱,这一次不光报喜的人有,就连屋外看人闹的人也有,顾晨氏站在大门,朝着乡邻说道:

“一点喜钱,大家也莫嫌弃,给家里人扯一匹布,新年要到了,给孩子做一身衣裳。”

看热闹的人没有想到还有喜钱拿,闻言问道:“侯爷他娘,这次侯爷封了个啥官啊?”

顾晨氏叹了口气,心里却是美滋滋,平淡道:“唉,能有啥官啊,还是和以前军中一样,当一个指挥使,管个四五千人。

你看屋顶的大戟啊,还和以前一样,杵在那儿光秃秃的。”

众人看了看屋顶,眼神里充满了羡慕和渴望。

顾晨氏很满足大家的表现,这是他现在除了菜园之外为数不多的兴趣爱好。

朝中此时也到了讨论环节,俗话说就是有本上奏的环节。

这个环节武将参与的很少,参与者都是文官,大部分都是禀告自己的工作业绩,表忠心。

也有的在求支持,要钱,要资源,然后不知道为何惹了户部的人,户部的人开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