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每个细小的改变都是改变(3/5)
“大哥说这些有什么用?你我是商人,三句话不到不还是被赶了出去。”>
王禾瞪了王奎一眼,言辞颇为严厉道:“就你这般沉不住气,离家时还敢夸下海口?早知道如此,我就不该带你出来。>
这是世袭侯府,这是军侯,不是你我常见的小吏和芝麻大小的小官。”>
王奎缩了缩脑袋:“大哥,那我们是要再换一个么?”>
王禾叹了口气:“换不了人了,咱们要是还想做这个生意,就还得找安侯。”>
“可人家根本不听我们说。”>
王禾笑了笑:“事情并不是我们看着的那样,不然侯爷开口的第一句不是问价格几何,而是开口就把我们赶出去。”>
“大哥那咱们怎么做?”两人急切道。>
王禾叹了口气,敲了敲两个弟弟的脑袋,褪下了手腕上的一个铜黄手镯:“人啊,有时候就得拼一把,不往死里拼一次到死都不会甘心。>
把这个给你嫂子,告诉她能等就等,等不了就给我来信,我给来官府说,她可另行改嫁,也不追彩礼。”>
王奎似乎知道了大哥要做什么:“大哥你,难道……?”>
“对!”王禾深吸了一口气:“我要卖身于侯府,我要为了咱们那个家拼一把!”>
“啊?”两人闻言惊呼。>
王禾抬起头,笑了笑:“常言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呢?我这八字还没有一撇,也就试一下,人不要还是另说呢。”>
杨小乐坐在椅子上揉了揉干涩的眼睛,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才说道:“你们说的事儿我已经给侯爷说了,侯爷也回话了,他老人家的意思是,让利无伤大雅,我们吃饱喝足了总不能让别人饿着吧?>
炉子的事儿就这么定,至于你们说的怕耽误了收益,侯爷也说了。>
人啊,他不是一个个木偶,谁的炉子好,谁的价格便宜,他们爱用谁的就用谁的,真想长久做下去,自己真金白银本事才是长久之计。>
也不用这么可怜巴巴地看着我,这些日子大家也赚到钱了,眼红的不少,觉得不能接受的现在就可以离开。”>
看了眼无动于衷的众人,杨小乐露出一丝淡淡的笑:>
“还有一句话侯爷特意嘱咐大家,你们可以提高你们手艺的水平,你们可以让你们做的炉子更好,你们也可以自己去定自己的价格。>
但是,谁要是仗着府上的这层关系去打压别人,去说这个东西只能你们能卖,那就别怪侯爷翻脸不认人了。”>
杨小乐看着众人议论纷纷,满脸的不可理解,他心里叹了口气,侯爷说得真对,财富和见识不匹配,这样的人只能是小富,且富不过三代。>
这群人都是死脑筋,照葫芦画瓢都不会,你们占了先手的先机,还怕被后面的给吃掉了?>
就不会去宣传一下?>
就不会学着安侯,告诉一下大家自己给某某贵人做过炉子?>
唉!>
至于侯爷说的见识是什么,杨小乐他也不是很理解,但他却本能地认为侯爷说的是对的,自己都看出来了,这些人没看出来,果然还是那句话优胜劣汰。>
蜂窝煤那里花开和何处两人也在按照顾言的意思在慢慢地转变,他们是这个产业最苦的一群人。>
这里的人和那些做煤炉子的铁匠虽说都是靠自己吃饭,但一个是靠着自己一把子气力,一个是靠着自己的手艺。>
因此在蜂窝煤加工厂这里,两人在趁着大伙吃饭的工夫把新的一条规定给每个人传递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