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茹家有女初长成(2/4)



茹田氏从袖笼里拿出了一份名单,她轻轻的打开,小声的给茹凝念着:“你父亲觉得孙让不错,进士出身,如今虽是个九品的小官,但是才学和人没得挑。

如果你觉得这个人还行,婚嫁后你爹会找人说项说项,辛苦个一年,做个七品还是可以的。

不过就是年纪有些大了,三十二了,你也别觉得年纪大不好,是家里没有公公婆婆。

别看年纪大,俗话不是说么年纪大的会疼人。”

茹凝木然地点了点头,她心里觉得这个人不好,不是人不好,而是年纪不好,虽没有见面,她却觉得这个人她不喜欢,本能的觉得不喜欢。

可是她什么都没有说。

大娘接着说道:

“第二个是林子凡,军中的千户,年纪倒是不大,就是在军中喉咙受了伤,伤好了后说话的声音不好听。

他家里父母健在,父亲也是世袭千户,如今在上元县任职。他母亲念过些书,听说人还不错,日后真要过去了,处起来不会难。”

“第五个呢……”

“第二十七个呢……”

………

大娘说了好几十个,要么都是官宦之后,要么都是殷实人家,不知为什么,茹凝对这些都没有多大触动,她心里想的,梦里想的,她要嫁的人一定是像诗文里的那样,像说书人讲的那样,是个文武双全的公子。

茹田氏看着女儿神游天外,叹了口气,继续讲道:“其实最后这个孩子我是最喜欢的,你爹也是最喜欢的。可这个人……唉,算了,不说了!”

茹凝好奇的抬起头:“大娘,就最后一个了,反正说也是说了,女儿想听听。”

茹田氏又叹了口气:“实话说来,先前说了那几十个都抵不上这一个,其实这一个人应该最先说的。

那孩子很好,跟你爹同朝为官,模样,身份,地位,都没得挑。之所以搁在最后,其实说起来也怪难受的,咱们家攀不上。”

茹凝黯然,她心里明白,这是哪里是攀不上啊?

这么大一个尚书府想攀谁攀不上,说白了就是因为自己是妾生的才攀不上。

她明白,她也不冤。

“孩子啊,你也别难受,也别觉得娘这是在敷衍你,你听我慢慢说。

这孩子叫顾言,你爹说跟你年岁一般大,应天府人,不过他这个人很特别,很早的时候就跟着陛下了,一路的南征北战,今年七月被封为世袭侯,取安为字,封为安侯。”

茹凝惊讶的伸手捂住了嘴巴,原来戏文里不是假的,还真的有人在十五岁封侯。

茹田氏笑了一下继续说道:“如果仅仅是这身份,咱们尚书府倒也配的上,可这孩子不但马上封侯,听说还是陛下的学生。

大皇子二皇子跟安侯见面都是以兄弟相称,骑马进紫禁城,在宫内拿剑畅通无阻。

大庭广众之下被陛下揪着耳朵踢着屁股,连皇后都对这孩子颇为喜爱,照我说,这哪里是像臣子,你父亲说更像是家里受宠的晚辈。

第一次大朝会这少年撑不住,在大殿里面打哈欠,瞪眼,逗内侍,怎么调皮怎么来。礼仪纠察官写他的不好之处足足写了三页纸,结果呢?

结果陛下看都没看,还觉得那内侍有些多事儿,直接罢免那人官职。

在军中他单骑冲阵,在学识上他更是让所有人难望其项背,你最近诵读的《对韵歌》,《弟子规》都是出自安侯之手,你爹这么一个心高气傲的人都常说:世间常闻文武双全者,毕生所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