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不可预料(4/5)
慢慢有些不健康了。>
经历多了,加上多疑,张浚劄子里的想法,赵苟爷反而一下就看明白了。>
这是要借自己之手,除去建康的杨少安。>
但杨少安除去与否,赵苟爷有自己的考量。>
张浚去西北,跟杨少安在建康的性质一样,无非都是保行在的安危。>
相对于张浚,目前杨少安的作用更大。>
君权想要扩张,江南是必须要安稳的。>
若能如韩世忠劄子里所言,杨少安是想毕其功于一役。>
一战安定两淮与江南,那以后他在江南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战线延至两淮或是黄河沿岸,江南地界就固若金汤了。>
此时若依张浚之言除去杨少安及杨家,于国不利,于己不利。>
杨时乃天下大儒,因功而杀,或许会引起不可测之变。>
太学生、朝野的大臣、军中骁将,如今还是没有一个稳定平衡的。>
一旦再次失衡,恐怕真的会大祸临头。>
“官家,执政们要求内引奏事。”>
被小宦官惊扰思绪的赵苟爷眉头一皱,康王府所属旧侍,苗刘兵变时被宰杀大半。>
江南之地无宦官,剩下的康王府旧属多不堪用。>
南渡而来的宦官,又不敢用。>
自苗刘兵变,皇子夭亡之后,赵苟爷的性情大变。>
一些老人也在疏远之列。>
皇子赵旉死于惊扰,擅自开口的小宦官,引发了赵苟爷内心的阴暗。>
张浚的劄子,也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让赵苟爷嫉恨上了带兵之将。>
嫉恨萦怀的赵苟爷,心思却格外的清明。>
杨少安不畏生死乃忠贞之士。>
张浚非是康王旧属,乃是投机之人,一下就印入了赵苟爷心田。>
“所谓何事?”>
平复心情之后,赵苟爷平静的问着小宦官。>
只是心中的杀机难掩,当年也是这样的小宦官踢翻铜炉,致使皇子赵旉惊厥而死。>
“执政们未提。”>
扫了几眼一问三不知的小宦官,赵苟爷嘴角一勾,露出丝丝笑意之后。>
这才起身,让小宦官前面引路,走进温州行在的正堂。>
坐上御座,看着一个个执政进入正堂,宰相吕颐浩自然是领班的大臣。>
苗刘兵变时,正是吕颐浩与张浚沟通朝野,才有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的勤王之兵。>
想到宰执与武将们之间的关系,赵苟爷的脸上再次浮现淡淡的笑意。>
“诸位爱卿,何事需要众多执政内引奏事啊?”>
今日不同往日,以往宰执们上殿,多半面和心不和。>
可今天的气氛却有些异样,宰执们好像是一体同心了,这让赵苟爷心里突然有些忐忑。>
“官家,黄天荡大捷,贼酋金兀术所部,几被全歼!”>
开口的宰相吕颐浩,语气多少有些不自信。>
但韩世忠的劄子,是跨过枢密院,直接递到政事堂的,以韩世忠的老练,应该不会谎报军情。>
只是全歼金兀术所部,有些不可预料,如此大捷,堪比当年的澶渊了。>
若是能取来金兀术的头颅,那就是澶渊。>
“当真?”>
听到吕颐浩的禀报,赵苟爷愣了好一会儿,才猛地从御座上站起,有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