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章 胜而无功(3/5)

回也就是一念之间的事儿。

对于这样的安排,赵苟爷这边也点头做了认同。

黄天荡胜的不明不白,让三个武将再立新军,怕是有些不妥的。

望着堂下不断做出妥协的各位宰执,赵苟爷对于目前的官员架构,也多了几分明悟。

他要做的无非权衡与制约而已,文臣制约武将,文臣制约文臣。

张浚在西北统帅十余万西军,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就是他的制约。

如今多了一个年轻的杨少安,即便张浚携功回返中枢,有了杨少安,张浚也就有了制约。

“官家,韩世忠所言,完颜昌与完颜宗翰的两路援军,也是不可轻乎的。

金兀术所部被全歼,只怕两路援兵会携怒报复。

此前所议,驻跸北返之事,需要慎重一些。”

替杨少安避过了大功,赵鼎在封赏议定之后,又多了一句嘴。

杨少安有功,而且有大功,如今正是万众瞩目的时候。

稍有不慎,就会被人替换,赵鼎提及两路援兵,也不是以黄天荡的成败为依据。

而是将行在的安危,与黄天荡的胜败,联系到了一起。

“赵中丞所言老成,建康一带还是如旧吧……”

当时准许杨少安权建康府,赵苟爷心中就将他的作用,比作了汴梁的李纲、宗泽。

现在看来果然如此,杨少安此人才能不差,只是忠诚度还是不高。

此战完结之后,或许可以拉拢一下。

行在这边议定赏赐之后,远在西北的张浚,也在等着黄天荡的消息。

如果杨少安在黄天荡大败,自然不用张浚再踩上一脚。

如果侥幸胜了,那论战还要继续,只是自己这边的大计,要受杨少安小儿影响了。

与张浚差不多,身在黄天荡的韩世忠,也是一脑门的官司。

望着面前的两份劄子,他也有些拿捏不定。

“太尉,依红玉看来,杨少安是大才,不可轻乎了。

那杜充害民,死在杨少安手里,也不当什么大事。”

与沙场军汉韩世忠相比,出身红尘的梁红玉,更洒脱、豪爽一些。

在她看来,杜充算是死得其所,若杜充落在她的手里,也一样会杀掉的。

“夫人有所不知,当朝的宰相吕相公,也曾有身陷敌营的经历。

杜充是谁?

以宰相尊位宣抚两京、两淮。

前唐的节度,也没有如此权势。

杀他不该由武人出手的,杀一个杜充,抬手挥刀而已。

可杀完之后呢?

那是与全天下的读书人为敌呐!”

扫了一眼夫人梁红玉,这是他韩太尉的贤内助,联络各家贵妇,她是一把好手。

军伍之上,也不无裨益,只是于朝野大势,看的不甚清楚。

“太尉却是想茬了,那杨少安文人一个,自称杨夫子,他杀杜充与武人何干?

依我之见,还是差人传个口信,让他杨夫子自己上劄子请罪吧。”

见梁红玉想的浅了,韩世忠无奈一笑,杨少安出身,他怎会不去想?

“夫人,那杨少安杀人无事。

我等旁观的武将却是十恶不赦啊!

杨时老匹夫,倒是有个好侄孙。

求仁取义,让他一个小孱儒在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