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履职建康(上)(4/5)
所有。”>
拣选甲士的时候,杨博就让金六郎做过统计。>
人员的组成,他大概有谱,有家有口的大多不愿做征战武夫。>
一些岁数太小的,没有享受过人生的,杨博这边也做了妥善的安排。>
至于其他的甲士,生在乱世,带甲执兵总好过做佃农的。>
“太尉仁善!”>
看着堂下拍自己马屁的岳爷,杨博也大概明白了他的意难平。>
军神级的人物,岂会不知变通。>
只是赵宋皇家跟文人士大夫们,做了太多让人意难平之事。>
靖康无疑是大宋军人之耻,也是岳爷心中的执念。>
为了这份执念,他是不惜赴死的,想着天日昭昭四个字,杨博撇嘴一笑。>
“休要失了武人筋骨,且去拣选人员吧。>
顺路将金六郎找来。”>
行文盖印是需要时间的,莫府山离着建康府城不远。>
人员跟财货的迁移也要马上筹备,进了建康府,或许还不是新生活的开始。>
扫了一眼正在行文的李娘子,杨博带着女书史常平出了大帐。>
远望建康方向,想着杜充之事的后果。>
韩世忠所言,小朝廷会派执政前来。>
跟文臣士大夫,真正的交锋,或许会在建康府城开始。>
刑不上大夫,这是他们最后的体面。>
在黄天荡压杀杜充,杨博算是直接戳中了所有文臣士大夫的软肋。>
这也算是杨博的一次试水之举,杜充杀的,则天下士大夫何人杀不得?>
不能白活一次,即便做狗官,杨博也要做青史留名的狗官。>
不然将来那些挖坟掘墓的考古系学生,挖起来也没意思不是?>
有些事,杨博是不知道的,他与张浚的战争早已拉开了帷幕。>
张浚杀机重重的劄子,因为宗弼部被全歼,在温州行在折戟沉沙。>
如果没有黄天荡大捷,或许整个南剑州杨家,已经被下狱问罪了。>
在杨博看来,他指点张浚,完全是为了全局着想。>
只要西北不失,江南这边打掉宗弼之后,战场就会向两淮转移。>
西北与两淮,就对黄河防线以南的区域,形成了包围态势。>
因为连年的战乱,北方地区的粮田大多荒废。>
没有几年的时间很难恢复元气,这就绝了金贼以战养战的途径。>
带上后勤补给的金贼,还能像以前一样,纵横南北吗?>
知道张浚会因为他的指点而恼怒,但杨博没想到张浚那边,直接就下了死手。>
如果知道,知道也是没办法的,目前的杨博还是奈何不了枢相张浚的。>
目前对杨博而言,如何权知建康,才是真正的难题。>
上官悟那边有过军报,如今的建康府要官无官、要吏无吏,一片凋敝的景象。>
但具体凋敝成了什么样子,杨博是不清楚的。>
以东京汴梁为例,建康又在大江南岸,想必会比汴梁强一些吧?>
“小夫子,唤六郎何事?”>
杨博想到了建康的样子,金六郎这边也到了大帐之外。>
宝船之中的金银太多,三个人偷偷掩藏,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也是做不到的。>
“六郎来了。>
派人去查看一下建康府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