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僵局(3/5)

的鸡皮疙瘩。

三人的大军,各路义军,江北如今在手的城池,对粮食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

破了面前的僵局,以后粮食问题,还是连续的僵局,不敢想,真是不敢想啊……

“太尉,大军过江,朝廷那边应该会划拨一批军资的。

如若收复两淮以及两京的部分区域,职下等人必然会有所缴获。

在军粮之上,我等再节制一下,挨到秋收,当无大碍。”

岳爷想的,跟杨博想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杨博这边想的有点多,他想直接巩固两淮,而岳爷这边想的简单一些。

收复失地,是军汉的指责,至于治理就不是他能涉及的问题了。

“行吧!

你且准备过江。

过江之后,你自真州奔运河方向,跟李成换一下辖区。

我这边将粮草沿运河北上,且战且看吧……”

许多事,杨博也没法跟岳爷明说。

江南地带,他能控制的也就建康府周边了。

再往南扩张,势必引起小朝廷的弹压。

弄不好就是赵苟爷跟文臣士大夫的合力绞杀。

建康府势力的拓展,只能往北不能往南。

拓展势力,也一样需要大量的人手,人员的缺失,对杨博而言也是一片僵局。

至于将两淮让给小朝廷,只怕他这边肯让,小朝廷那边也不敢接。

两淮、两京地带缺乏文臣主导,也将是未来的常态。

看着岳爷带着易水寒气下了府衙大堂,杨博轻轻一叹。

“倒不如做个一问三不知的狗官了……”

杨博这边一个劲儿的喟叹,一直在侧的李易安,忍不住开口献计献策。

“少安,杨老夫子弟子故友遍天下,是不是联络一下?

当年的那些太学生,也是可以联络一下的。”

到了一定的高度,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同小异。

李易安的对策,跟杨博想的差不多。

可怎么联络,却是个大问题。

一无人员名单,二无家庭住址,三无伯祖杨时的威望。

杨博一个三无的故交,想要联系家族的关系,在目前的建康府城,难度也是极大的。

“行在漂泊不定,金兀术还未伏诛,江南依旧离乱,这些人在哪,李娘子清楚吗?

杨夫子倒是想在建康这边发个檄文,只是胆子不是很大,不敢发!”

杨博说的是很现实的问题,杀杜充,那是小事儿一桩。

但在江南发檄文召集伯祖杨时的故交,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只要杨博敢发这个檄文,岳爷转手就会带兵来剿灭他这个江南匪首的。

听到杨少安的回答,李易安这边也只能回了一个白眼。

如今建康府小杨夫子的公文,都是经江上的韩太尉转手。

如此私密的书信,还真是不敢让那位跋扈的韩太尉再经手了。

“如此僵局,少安该如何破解呢?”

没了对策,李易安就来了一记激将,这位端坐大堂的小杨夫子,应该是腹有良谋的。

“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目前局面,只能靠天吃饭了。”

杨博嘴上说着靠天吃饭,心里却在想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