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章 宝相麒麟(3/5)


看到她把一束红黑都有的丝绦放在桌上。

再看她身上的扎甲。

这些丝绦应该是束甲用的。

这对父女不仅捡漏了军寨,可能还捡漏了东京汴梁的军械库,弄不好还是内廷所属。

想到金六郎说过,金三娘还是大内的相扑手。

这个说法应该也是靠谱的,不熟悉的人,很难做到有的放矢。

接过金三娘从后腰拔出的破甲锥。

四棱带鞘,工艺精湛,应该也是大内的东西。

破甲锥是碳钢的,硬度跟锐利度都不错。

轻旋几下,就穿透了一个死面锅盔。

将四张锅盔依次打了六个眼,收拾了一下碎渣。

杨夫子又给女书史演示了一下,打眼儿的用途。

两女就开始用丝绦将锅盔两两穿在一起。

这操作,杨夫子学自秦军的军粮礅饼。

前胸后背一挂,既能随身携带食物,不怕人货分离。

坚硬的锅盔还能当做内甲,挡刀挡箭。

这也算是跑路、保命必备的神器了。

两女穿完之后,杨夫子解说了一下。

这次女书史没有羞怯,‘唰’的一下解开腰带。

脱下了身上的圆领衫,将一对盔饼挂在了胸前。

再将素色圆领衫穿上,也看不出太臃肿。

挂上锅盔之后,女书史的眼神好像坚毅了不少。

剩下两张锅盔,自然是杨夫子的。

挂上之后,果然跟女书史的反应差不多。

前胸后背有盔饼,就不怕饿死,心里自然安定多了。

“三娘伺候小夫子着甲……”

这次金三娘的请求,杨夫子没有拒绝。

见金三娘带着女书史一起去拿甲胄。

杨夫子又在褡裢里顺了两个小皮袋,谨慎的系在了挂盔饼的丝绦上。

默默估算了一下。

沿着汴水南行,至少十天之内,他不会被饿死。

想着两淮区域。

杨夫子又摸出褡裢里唯有一锭,少说有五两的官银,放在了胸前的小皮袋里。

有了这样的准备,跑路的时候就安全多了。

金三娘口中所说的宝相麒麟甲,两女花了不少的时间才拿进屋里。

这给杨夫子留下了不少时间,考虑一下处境。

金六郎说的不错。

只有带着势力南渡,才是最好的选择。

单人独驴,在这个时候,想要活着走到两淮也不容易。

即使带上明显会点武艺的女书史也不成。

两人来的时候,那是坐船来的,回去还不知道有没有船呢!

山河破碎之际,战云密布之时。

最多的就是金家父女这样的流民、乱民或者叫做义军。

一旦再次碰上关三郎敲闷棍这样的场景。

活不活的下来,也是两说的。

杨博想着南渡的功夫,两女也准备好了甲胄。

武将着甲,难在甲胄的制造与准备上。

着甲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有人伺候着甲,不需要从下而上。

肩甲、胸背甲、裙甲依次上身。

前裆是庇裈,后裆是鹘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